不明白地理而研究國學,普遍要發生三種謬誤。南北朝時南北很隔絕。北魏人著《水經注》,對於北方地勢,還能正確記載,記述南方的地誌,就錯誤很多。南宋時對於北方大都模糊,所以福建人鄭樵所著《通誌》,也錯得很多。——這是臆測的謬誤。中國土地遼闊,地名相同的很多,有人就因此糾纏不清。——這是糾纏的錯誤。古書中稱某地和某地相近,往往考諸實際,相距卻是甚遠。例如:諸葛亮五月渡瀘一事,是大家普遍知道的,瀘水就是現今金沙江,諸葛亮所渡的地,就是現在四川寧遠。後人因為唐代曾在四川置瀘州,大家就以為諸葛亮五月渡瀘是在此地,其實相去千裏,豈非大錯嗎?——這是意會的錯誤。至於河陰、河陽當在黃河南北,但水道已改,地名還是仍舊,也容易舛錯的。
我在上節曾講過“通小學”,現在又講到“明地理”,本來還有“典章製度”也是應該提出的,所以不提出者,是因各朝的典章製度,史書上多已載明,無以今證古的必要。我們看哪一朝史知道哪一朝的典章製度就夠了。
四、知古今人情的變遷
社會更迭地變換,物質方麵繼續地進步,那人情風俗也隨著變遷,不能拘泥在一種情形的。如若不明白這變遷的理,要產生兩種謬誤的觀念。
(一)道學先生看做道德是永久不變,把古人的道德,比做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墨守而不敢違背。
(二)近代矯枉過正的青年,以為古代的道德是野蠻道德。原來道德可分兩部分:普通倫理和社會道德。前者是不變的,後者是隨著環境變更的。當政治製度變遷的時候,風俗就因此改易,那社會道德是要適應了這製度這風俗才行。古今人情的變遷,有許多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第一,封建時代的道德,是近於貴族的;郡縣時代的道德,是近於平民的。這是比較而說的。《大學》有“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一語,《傳》第九章裏有“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一語,這明是封建時代的道德。我們且看唐太宗的曆史,他的治國,成績卻不壞,世稱貞觀之治,但他的家庭,卻糟極了,殺兄,納弟媳。這豈不是把《大學》的話根本打破了嗎?要知古代的家和後世的家大不相同。古代的家,並不隻包含父子夫妻兄弟這等人,差不多和小國一樣,所以孟子說“千乘之家百乘之家”。在那種製度縣之下,《大學》裏的話自然不錯,那不能治理一縣的人,自然不能治理一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