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學十八篇

第44章 小學(5)

字體:16+-

許君舉武、信為會意之例。夫人言為信,唯信乃得謂之人言,否則與雞鳴犬吠何異?此易明者。止戈為武,解之者率本楚莊王禁暴戢兵之意,謂止人之戈。但《大雅》:“履帝武敏。”《傳》曰:“武,跡也。”則足跡亦謂之武。案《牧誓》:“不愆於六步、七步。”“不愆於四伐、五伐。”步伐整齊,則軍令森嚴,此則謂之武耳。餘意止者步省,戈者伐省,取步伐之義,似較優長。但楚莊之說,亦不可廢。若解止戈為不用幹戈,則未免為不抵抗主義之信徒矣。

會意之字,《說文》所錄甚少,五百四十部以形聲字為最多。《說文》而後,字書所收,字日以多,自《玉篇》、《類篇》以至《正字通》、《康熙字典》,無不後來居上。《類篇》所收,有五萬字。至《康熙字典》則俗體浸多於前矣。

後人造形聲之字,尚無大謬,造會意則不免貽笑,若造象形、指事,必為通人所嗤。如“丟”,去上加一,示一去不返,即覺傖俗可笑。今人造牠、她二字,以“牠”為泛指一切,“她”則專指女人。實則自稱曰“我”,稱第三者曰“他”,區別已明,何必為此駢枝?依是而言,將書“俄”屬男,寫“娥”屬女,而泛指之“我”,當別造一“”字以代之。若“我師敗績”、“伐我北鄙”等語,我悉改書為“”,不將笑絕冠纓耶?

轉注之說,解者紛繁。或謂同部之字,筆畫增損,而互為訓釋,斯為轉注。實則未見其然。《說文》所載各字,皆隸屬部首。亦有從部首省者:犛部有氂、有斄,氂與斄,非純從犛,從犛省也;爨部有、有釁(釁),但取爨之頭而不全從爨也。畫(畫)部有晝(晝),(夢)部有寐,有寤,有,晝為畫省,寤、寐、,皆非全部從。且氂,犛牛尾也;斄,強曲毛也,與犛牛非同意相受。所以支鬲;釁,血祭:亦非同義。畫,介也;晝,日之出入,與夜為介,意亦相歧。寐,臥也,雖與義較近,而寤則寐覺而有言,適與相反。謂生關係則可,謂同意相受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