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學十八篇

第38章 國學如何進步(2)

字體:16+-

王陽明輩內證於心,功夫深淺各有不同,所得見解,也彼此歧異,這也是事實上必有的。理,仿佛是目的地,各人所由的路,既不能盡同,所見的理,也必不能盡同;不盡同和根源上並無不合呢!佛家內證功夫最精深,那些墮落的就專在語言文字上講了。

西洋哲學,文字雖精,仍是想象如此,未能證之於心,一無根據,還不能到宋學的地步,所以彼此立論,竟可各走極端的。這有理論無事實的學問,講習而外,一無可用了!近代法國哲學家柏格森漸注重直覺,和直觀自得有些相近了。

總之,講哲理決不可像天文家講日與地球的距離一樣,測成某距離為已精確了。因為日的距離,是事實上絕不能量,隻能用理論推測的,那心像是在吾人的精神界,自己應該覺得的。所以,不能直觀自得,並非真正的哲理,治哲學不能直觀自得便不能進步。

文學如何能求進步?我以為要“**止義”。何為**止義?如下述:“**止義”一語,出於《詩序》。彼所謂“情”是喜怒哀樂的“情”,所謂“義”是禮義的“義”。我引這語是把彼的意義再推廣之:“情”是“心所欲言,不得不言”的意思,“義”就是“作文的法度”。

桐城派的文章,並非沒有法度,但我們細讀一過,總覺得無味,這便因他們的文,雖止乎義,卻非發乎情。他們所作遊記論文,也不過試試自己的筆墨罷了。

王漁洋的詩,法度非不合,但不能引人興趣,也因他偶到一處,即作一詩,仿佛日記一般,並非有所為而作的。清初侯方域、魏叔子以明代遺民,心有不平,發於文章,非無感情,但又絕無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