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除文學不能有絕對的完成外,其餘的到了清代,已漸漸告成,告一結束。清末諸儒,若曾國藩、張之洞輩都以為一切學問,已被前人說盡,到了清代,可說是登峰造極,後人隻好追隨其後,絕不再能超過了。
我以為後人僅欲得國學中的普通學識,則能夠研究前人所已發明的,可算已足,假使要求真正學問,怕還不足罷!即以“考據”而論,清代成就雖多,我們依著他們的成規,引而伸之,也還可以求得許多的知識。在他們的成規以外,未始沒有別的途徑可尋,那蘊蓄著未開辟的精金正多呢!
總之,我們若不故步自封,欲自成一家言,非但守著古人所發明的於我未足,即依律引伸,也非我願,必須別創新律,高出古人才滿足心願。這便是進步之機。
我對於國學求進步之點有三:
一、經學,以比類知原求進步。
二、哲學,以直觀自得求進步。
三、文學,以**止義求進步。——畢竟講來,文學要求進步,恐怕難能呢?
清代治經學較曆代為尤精,我在講經學之派別時已經講過。我們就舊有成規再加講討,原也是個方法。不過“溫故知新”僅“足以為師”,不足語於進步。我們治經必須比類知原,才有進步。因前人治經,若宋、明的講大體,未免流於臆測妄斷;若清代的訂訓詁,又僅求一字的妥當,一句的講明,一製的考明,“擘績補苴”,不甚得大體。我們生在清後,那經典上的疑難,已由前人剖析明白,可讓我們融會貫通再講大體了。
從根本上講,經史是絕不可以分的。經是古代的曆史,也可以說是斷代史。我們治史,當然要先看通史,再治斷代的史,才有效果,若專治斷代史,效果是很微細的。治經,不先治通史,治經不和通史融通,其弊與專治斷代史等,如何能得利益?前人正犯此病。所以我主張比類求原,以求經史的融會,以謀經學的進步。如何是比類求原?待我說來!經典中的《尚書》、《春秋》,是後代“編年”、“紀傳”兩體之先源。劉知幾曾說“紀傳”是源於《尚書》,“編年”是源於《春秋》。章學誠也曾說後代諸史皆本於《春秋》。這二人主張雖不同,我們考諸事實,諸史也不盡同於《尚書》、《春秋》,而諸史濫觴於彼,是毫無疑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