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曆代史藉皆由官修,獨《新五代史》為私家著作。私家采訪,必不能普及,故至於清代,兩舊史仍列入正史。《新唐書》竭力摹擬昌黎,《新五代史》竭力摹擬《史記》、《春秋》。目標愈高,筆力愈不易到。論其事實,舊史實勝於新史。即以《新五代史》職方考、司天考而論,當十國錯亂之際,職方固甚重要,司天亦何用哉?
其後《金史》有元遺山手稿,尚足稱道。《宋史》繁瑣,凡宰相必列傳,官位稍高亦無不列傳,甚至一人兩傳,何其蕪雜也?《元史》僅修一年,蒙古人名氏易混,一人兩傳,尚不足怪。短中取長,唯《遼史》耳。
《明史》大半取諸萬季野《明史稿》。今萬氏原稿不可見,聞但有多傳,而無表誌。近朱逖先買得原稿,其為真偽不可知。唯列傳多於今之《明史》。又王鴻緒《明史稿》傳後無讚,今通行本每一傳後有讚,事實與原本無異,恐亦如範蔚宗之書原本於華嶠也。《明史稿》所以優於《明史》者,福王、唐王、桂王事為之特敘。《明史》則附於《三王宗室傳》中,先後倒置,眉目不清,此其一也。《明史稿》於府縣設置之沿革,備著年月,甚見清楚。重修《明史》皆刪去之,此其二也。
今之清史,袁金鎧、金梁等不知而妄作,更多著無關重要之事,體例至不純粹。且清室遺老秉筆修史,是非必不公允。即如皇太後下嫁一事,證據確鑿,無可諱飾,今一概抹殺,何以傳信?最大之病在不列世紀。紀清太祖之初起,壹似草澤英雄,有乖實錄甚矣。然則清史非重修不可。
今以《清史稿》開罪聞人,禁不發行,不知史之錯誤有二。小節出入,錯誤之微末者也,不難加以修正。大體乖違,則錯誤之深重者也,非更張不可。如以努爾哈赤寫作草澤英雄,焉可以信今而傳後哉?要之《清史》較《宋史》、《元史》稍優,不致有一人兩傳之誤,然比《明史》尚不逮。餘謂今人修史,如文章欲力追秦、漢,則古今人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