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學十八篇

第192章 論經史儒之分合(2)

字體:16+-

所謂行者,即《周禮》小行人所掌,辨別每國之五物,亦即方誌之類也。管子懸此以求士,可見當時齊國之士,能全讀此者亦不數覯。孔子教人,平時亦止《詩》、《書》、《禮》、《樂》。五十學《易》,習之已晚。《春秋》則西觀周室,論次史記舊聞,作於獲麟之後,非當時教人之學。故《易》與《春秋》,雖經管仲提倡,而孔子以前通之者究無多人也。自孔子定六經之名,然後士得通習,前此蓋未有人言《六經》者。

《漢書?藝文誌》本於《七略》,凡《春秋》二十三家,《國語》、《國策》、《楚漢春秋》、《太史公》、《漢著記》,均在六藝略中,未嚐別立史部。迨晉苟勖《中經簿》,經史乃歧而為二。此因史籍過多,不得不離《春秋》而獨立,實則史與《春秋》不能相離。太史公作《史記》,即欲上繼《春秋》。

班固作《漢書》,其於十二本紀亦自稱為《春秋考紀》。直至晉、宋,孫盛、習鑿齒仍自名其書曰《晉陽秋》、《漢晉陽秋》(晉簡文宣太後諱阿春,故改“春秋”為“陽秋”),蓋襲用經名者,唯史籍為可,否則揚雄撰《太玄》以擬《易》,撰《法言》以擬《論語》,論者斥為吳楚僭王,而於史家之自稱《春秋》,殊無貶詞,蓋史本《春秋》嫡係也。

劉知幾《史通》言:《尚書》記言,《春秋》記事。此亦不然。《尚書》亦有記事之文,《禹貢》即記地理,《顧命》即記喪事。蓋《尚書》為史法未具之書,集合檔案而成之,非專以記言也。故後人作史,法《春秋》不法《尚書》,且法傳而不法經,如《兩漢紀》及《資治通鑒》皆是。唯王通《元經》,乃自比《春秋經》,其書“元年春帝正月”,是也。

須知《春秋》為魯史,有周天子在,不得不係正朔於王,南北朝各皆自主,稱“帝正月”何為?又通以祖宗所在國為正統,劉宋時在南,故認宋為正統;齊初遷魏,則以正統予魏;隋代平陳,混一區夏,則稱晉、宋、齊、梁、陳亡。此皆釀成笑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