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學十八篇

第13章 經學的派別(4)

字體:16+-

杜預《春秋釋例》將漢人學說一一駁倒,在立論當中,又有和服虔的主張相反的。《尚書》鄭康成有注,鄭本稱為古文的,但孔安國古本已失,鄭本也未必是可靠。我們就和馬融、鄭康成師生間的立說不同,文字不同,也可明白了。東晉時梅頤的《偽古文尚書》出。托名孔安國,將《漢書?藝文誌》所稱正十八篇推衍出來,凡今文有的,文字稍有變更,今文所無的,就自己臆造,這書當時很有人信他。

南北朝時南北學者的傾向頗有不同:

《易》,北尊王弼,南尊鄭康成。

《毛詩》,南北無十分異同。

《左傳》,北尊服虔,南尊杜預。

《尚書》,北尊鄭康成,南用《偽古文尚書》。

唐初,孔穎達、賈公彥出而作注疏,產生“五經”、“七經”的名稱。五經是孔穎達所主張的,賈公彥益以《周禮》、《儀禮》就稱七經,後更附以《公羊》、《轂梁》(《公羊》用何休,《轂梁》用範寧),就是唐人通稱的“九經”。孔穎達曲阜人,當時北方人多以為北不如南,所以他作注疏多采用南方,因此《易》不用王而用鄭,《左》不用服而用杜了。唐人本有“南學”、“北學”之分,後來北並於南,所有王弼、服虔的學說,因此散失無遺。

唐代輕學校而重科舉,取士用“明經”、“進士”二科(明經科討論經典,進士科策論應試),學者對於孔氏的學說不許違背,因此拘束的弊病,和漢代立十四博士不相上下,並且思想不能自由,成就很少,孔賈而外,竟沒有卓異的經學家了。

《儀禮》、《喪服》是當時所實用的,從漢末至唐,研究的人很多並且很精,立說也非賈《疏》所能包。這是特例。

宋學與漢學

宋代典章製度,多仍唐時之舊。宋人拘守唐人的注疏,更甚於唐人,就是詩賦以經命名的,也不許抵觸孔、賈的主張。當時有人作“當仁不讓於師賦”,將“師”訓作“眾”,就落第了。邢昺作《論語》、《孝經》疏,拘守孔、賈所已引用的,已是簡陋,那些追隨他們的後塵的,更是陋極。宋代改“明經科”為“學究科”,這“學究”兩字是他們無上的諢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