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嫉羨與感恩

第70章 附錄一:注解(2)

字體:16+-

觀察嬰幼兒的行為(1952)

這篇文章是從梅蘭妮·克萊因提供給1943-1944年世紀論戰的文章所發展而來的,其重要性與前一篇文章等同。《關於嬰兒情緒生活的一些理論性結論》詳細陳述了梅蘭妮·克萊因關於早期發展的最終理論——除了她在1957年的著作中補充的原初嫉羨。在本文中,以這個理論來解釋,說明嬰兒被觀察到的感覺與行為細節。

在理論方麵,一個有趣之處是在文章的批注一,明白地陳述了一個假設,這個假設一直是梅蘭妮·克萊因工作的前提,也就是嬰兒對獨特的好客體(也就是母親的**)具有與生俱來的無意識認識。

精神分析遊戲技術:其曆史與重要性(1955[1953])

這一篇是最接近於梅蘭妮·克萊因專業自傳的文章,它記錄了她在早期作為兒童分析師的曆史。這篇文章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包含了詮釋兒童遊戲的例子,這些例子在第二個比較長的版本中被兒童案例的說明所取代。本文所收的是第二個版本,有些進一步的病史資料可見於《兒童精神分析》第一版的引言中。本篇最有趣的是梅蘭妮·克萊因說明了她在每個兒童案例中所獲得的特別發現。

論認同(1955)

這是梅蘭尼·克萊因三篇以文學作品為素材的論文中的第二篇,其他兩篇分別是《藝術作品和創作衝動中反映出的嬰兒焦慮情境》(Infantile Anxiety Situations Reflected in a Work of Art and in the Creative Impulse,1929)和《關於〈俄瑞斯忒斯〉的一些思考》(1963).

這篇論文對法比安的研究,用梅蘭妮·克萊因的話來說,“幾乎就像他是一個病人”。法比安是朱利安·格林(Julian Green)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本文最大的有趣之處在於,它從新的方麵來探討投射性認同。在《從早期焦慮討論俄狄浦斯的情結》(1946)中闡釋的投射性認同的概念,包含若幹各不相同卻互相關聯的過程。在1946年,梅蘭妮·克萊因描述了由投射性認同形成的客體關係的形式。在這種客體關係中,客體等同於自體分裂出來的部分。此處她研究的不是投射性認同帶來的客體的改變,而是主體身份的改變。通過侵入客體,主體占有並獲得了客體的身份。梅蘭妮·克萊因用法比安的故事(他進入並且成為一係列不同的人)來討論用這種方式獲得假身份的動機。她也討論了為投射性認同選擇客體的問題,以及這種認同導致的自我的狀態和焦慮,也包括那些人格裂解部分的命運——它們被感覺是留在了新的身份之外。她還簡要描述了一個完整無損的內在好客體對分裂和投射有益的支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