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嫉羨與感恩

第69章 附錄一:注解(1)

字體:16+-

注解[1]

對某些分裂機製的論述(1946)

這是梅蘭妮·克萊因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首次對生命最初三個月所發生的精神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以前,這段最初的時期叫作偏執位置,在此被重新命名為偏執——分裂位置。在《論躁鬱狀態的心理成因》(1935)一文中,僅在與抑鬱位置對比時,對其做了摘要的描述。梅蘭妮·克萊因在此文中,詳加陳述了早期自我的特征,及其客體關係與焦慮的形式,借此闡釋了(其中最重要的)分裂狀態、理想化、自我的崩解,以及與分裂有關的投射過程的本質,對於最後這一點她開始引用“投射認同”這個詞(下文將會討論這個概念),而且對於了解精神分裂症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這篇文章對於一些心理過程,特別是導致精神分裂的解離與去人格狀態的分裂機製,提供了最早的詳細說明。它也討論了關於分析分裂狀態的技術。她在晚期的著作《嫉羨與感恩》中,再次回到這個主題上。

在對偏執——分裂位置的說明中,分裂是關鍵的概念。追溯梅蘭妮·克萊因關於分裂的想法在數年間的發展,可能相當有趣。分裂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在她最早出版的文章《兒童的發展》中,她評論了裂解客體的壞方麵這一現象,以便將它以好客體來進行保存。她觀察一個小男孩,他的巫婆形象是來自母親形象的崩解,為了將她保留住,這個巫婆形象是他所愛的母親裂解分離出來的。在《兒童精神分析》(1932)中,這種分裂的方式被視為相對的成熟過程,發生在施虐性減弱的時候。它使兒童能夠複原其好客體,並且避開恐怖的壞客體。在1935年,梅蘭妮·克萊因將這種分裂方式(發生於越來越現實的層次)納入正常修通抑鬱位置的過程中。

她早期的著作中,有第二個主要的思想脈絡。在《俄狄浦斯情結的早期階段》(1928)一文中,她專注於侵入母親體內的早期幻想;在《兒童遊戲中的擬人化》(1929)一文中,她也描述了焦慮可能會導致分裂,或是將超我分裂為其組成部分的形象,接著將特定的形象投射出去,以此減輕焦慮。次年,在《象征形成在自我發展上的重要性》一文中,她的這個想法更往前一步,她沒有使用“分裂”或“投射”等字眼,而是以自我的某些部分被排除在外來加以描述。她認為,自我對焦慮的最早防禦不是壓抑(稍後才發生),而是排除(expulsion),暴力地排除施虐性,既是要讓自我得以紓解,也是要攻擊迫害客體。這些較早的想法一起形成了“投射認同”這個更寬廣的概念的一部分,而梅蘭妮·克萊因在本文中引入了這個概念。投射認同是統稱與分裂及投射有關的許多過程,它們雖然不同,但彼此是相關的。她表示:在偏執——分裂位置上,應付焦慮的首要防禦是投射認同,而且,投射認同建構了這個時期的特征——自戀客體關係,在這樣的客體關係中,客體相當於自體被裂解而投射出去的部分。她也描述了因強行進入與控製客體的幻想而產生的焦慮,以及因為自我過度使用投射認同而導致的匱乏效應。在《論認同》(1955)一文中,她詳細地研究投射認同的另外一種形式,也就是假性認同(pseudo-identity)的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