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家鴿的祖先是小藍鴿。出於許多原因,我非常同意這一看法。首先,野生歐鴿比普通家鴿大得多的個頭,就違反了通常的馴化規則。因為被馴服的物種,往往都比其先祖大。其次,歐鴿兩翅的飛羽上有兩塊明顯的黑點。如此鮮明的物種特征,不應該在馴化後完全消失,而應該常見於後代身上才對。但最有說服力的,還是您在講述卡那封郡羅傑·莫斯廷爵士的家鴿時舉的例子:即便麵對豐盛的食物和悉心的照料,歐鴿也不會住進家鴿的棚。但一到繁殖季節,它們就會退往奧姆斯海德,將卵安全地產在難以企及的山洞和大海角的絕壁上。
Naturam expellas furca, tamen usque recurret.
(一柄幹草叉子,即可趕跑自然。但她會卷土重來的——賀拉斯《書信詩》[142])
我曾向一位現今已七十八歲的獵人請教。他說五六十年前,山毛櫸林比現在大得多時,斑尾林鴿的數量是很驚人的。他常常一天就能射到二十隻。有一次,他不僅擊落了七八隻盤旋在他頭頂的斑尾林鴿,還連帶著擊落一隻身子頗長的野鳥。接著,他說那群斑尾林鴿裏,還常常混著幾隻小藍鴿,他管它們叫“岩客”(rockier)。這點我倒是頭一次聽說。這些多不勝數的候鳥主要以山毛櫸堅果和橡子為食,更愛在殘茬上揀大麥吃。但近幾年,隨著人們廣種蘿卜,它們在寒天裏的主食便成了這種蔬菜。它們在蘿卜根上啄出一個個小洞,極大地損害了該作物。而且,蘿卜吃多了,它們的肉質也變得腐臭起來。以前覺得它們是珍饈美味的人,也不再吃它們了。斑尾林鴿喜歡在田裏啄食作物,尤其大雪天,更是如此。人們不僅會趁這個時候獵殺它們,還會在夜幕時分埋伏在樹林和灌木叢中,捕殺前來棲息的斑尾林鴿[143]。這種就在國內遷徙的鳥,大致情況便是如此了。它們會在十一月底來到這裏,來年早春離去。去年冬天,塞爾伯恩高樹林裏來了大約一百隻斑尾林鴿,但在以前,鴿群的數量還要龐大得多。那時候,不僅我們這兒到處都是鴿子,附近地區也有不少。每天早上和晚上,它們都會像禿鼻烏鴉般排成一線,飛越天際,隊伍長達一英裏。因此,當年棲息在此處的上千隻斑尾林鴿若突然在夜裏遭到驚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