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千七百七十克重、五十四厘米高、頭圍三十六點五厘米的初生嬰兒長成十五公斤重、九十二厘米高、頭圍五十三厘米的幼兒隻需兩年。
兩年時間尚不足讓小樹苗結出碩果、讓新岩潤出苔蘚,卻夠讓一個小嬰兒學會跑跳、駕馭語言,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與年齡。
下筆的此刻,小家夥正坐在電腦前玩最近才迷上的《城市奇俠》——專為小朋友設計、活用數學概念的遊戲光盤。他已不需我幫忙,會自己選擇跟隨青蛙去裝潢查克的公寓或者找到熊呆去玩影子配對、幫修車工人穿衣服的遊戲。我回頭看他坐在高腳竹椅上操作電腦的背影,不禁覺得癡迷。一切都是真的嗎?此時此刻是真的嗎?那個小小孩與我真的存在於這個被稱作“家”的地方嗎?
“嘿,姚大頭,”我放下筆,問他,“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所有的大人都會問這個無聊問題。
“媽媽!”他答。約莫三秒鍾——這時間夠我因他的答案而露出誌得意滿的表情,之後,他改口:“喜歡爸爸!”接著自個兒咯咯地笑起來。
又一次調戲老媽成功,他一定這麽想。
一切都是真的,一個調皮搗蛋的小孩!
一歲半以後,他已能聽懂大人對他說的話、要他做的事,到了兩歲,則可以進行雙向溝通,不管用說的或其他耍賴技巧。正因如此,當大人希望他學習較高難度的人際互動時,那感覺就像使盡全力與一頭蠻牛拔河。如何讓兩歲小孩了解“尊重”的意思,如何讓他願意“等待三分鍾”而不吵不鬧?
兩歲以後,是另一階段的學習,對父母與孩子而言皆是繁重課業。以小家夥為例,我親自帶他、教他,固然促使他在認知、學習方麵較有進展,然缺點亦逐漸顯露;他在自我情緒克製方麵的能力極差,獨立性不夠,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行止。這些,或許是獨生子的共同毛病吧!如何能於循循善誘之中,讓他學習尊重別人,學習禮儀,學習分享,既能保留孩子個性之特質又能奠下較開闊的人際基礎,確是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