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盛世,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黃景仁的回答,一定是他的名句: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羲和快著鞭。
李太白的回答,則可以引用其《臨路歌》(“路”字與繁體的“終”字形頗類似,有學者以為正確的寫法似乎應為《臨終歌》,吾以為然)全文。
人在唐朝,剛下馬車:
臨路歌
李白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李白在告別人間之前,留下了這一首遺言,因為他知道,他的名字可能會在曆史的長河中流傳下去,如果真的可以給後世之人留言,他想和後世的人談一談自己在盛唐度過一生的真實體驗:簡單來說,一句話,充滿了無力感。另外,如果你們了解了我李十二的故事,你們也一定會為我流淚。
事實上,籠罩在李白身上的無力感,李白身邊的人比他看得還要清楚。關於眼淚,其實在李白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為他流淚了。李白在臨終詩裏的所有不甘,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人鼻子發酸。
偌大的盛世,李白像幽魂一樣,在裏麵無所事事地飄**了一生。
杜甫遇到李白時,李白四十多歲,杜甫對他說,白兄,咱倆其實都是正浪費著珍貴生命的淒苦人:“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魏顥遇到李白時,李白五十多歲,魏顥看見這位被自己視作偶像的老大哥,還在天地間漫無目的地遊**,他感到一陣心疼:“君遊早晚還,勿久風塵間。”
李白自己,也為自己哭過。那是在很久以前,當李白還年輕的時候。關於年輕時的李白如何進入長安、如何拜謁長官、如何委曲求全、如何碰壁傷心,我們在前麵都已經了解得十分詳細了。最苦悶的時候,這樣的句子,一定是在痛哭流涕中寫出的:“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