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黃景仁隻活了三十五歲。他一生坎坷愁苦,終於聲嘶力竭,死於貧病交加的顛沛路途之中。為了看病,貼身的衣物被典當殆盡,圍繞屍體的隻有一些斷簡殘編。憂愁了一生的黃景仁,就這樣狼狽地死在乾隆朝的盛世裏。
1783年,黃景仁死的那年,也是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的那年。
黃景仁——有時候我們也喊他黃仲則,不是那種幾千年來散見於各個鄉村城鎮的普通尋常的落魄文人。從所留的作品質量看,他是難得的作詩高手,是那種即便放到幾千年的文壇之中亦應該有姓名的大家,是曆史留給我們的心靈寶藏。黃景仁一生最大的成就在於寫“愁苦”,在他之前,沒有人能夠想象,在天才詩人的筆下,即使愁苦悲哀,都可以那樣魅麗精致、纏綿悱惻,讓人想要反複吟詠。
癸巳除夕偶成 其一
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除夕之夜,千家笑語,獨立市橋,一星如月,看了多時。安詳恬靜的除夕夜,安靜立在橋頭的清瘦的人,瑩瑩的昏黃的星鬥,這幅場景恬淡極了,誰都不知道,在暗處,在某顆心靈之中,兵荒馬亂、狂轟濫炸、血漿湧起,一生千瘡百孔,憂愁早就吞沒了一切。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的名句,嚴格說來,算不上絕對的原創。句裏隱隱約約,有杜甫“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李中“羽客不知何處去,洞前花落立多時”、馮延巳“獨立小橋風滿袖”或周邦彥“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的影子。
杜甫不知何去何從,獨立蒼茫,也有愁意,但他好歹占了一個“飲酒”——隻要還喝得起酒,人生就不算太苦。李中的“洞前花落立多時”純屬無病呻吟。馮或周的句子,頗像今日年輕人發在朋友圈的自拍照,無一張不美麗精致,隻是,難免有自戀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