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弗洛伊德主張,無意識的內容僅局限於因為本身的不協調性而備受潛抑(verdrängt)的嬰兒期傾向(infantile Tendenzen)。這種潛抑是一種具有時間縱深的過程,它開始於個體在兒童早期所受到來自周遭道德教誨的影響,並一直持續到人生結束。透過精神分析,人們既能消除這種潛抑,也能意識到本身被潛抑的願望。
依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無意識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隻包括人格(Persönlichkeit)的某些僅受教育壓製、但卻可能被意識到的部分。雖然就某種研究觀點而言,無意識的嬰兒期傾向通常會顯現出來,不過,如果我們以此來定義或評價無意識,卻是錯誤的做法。畢竟無意識還有另外一麵:在無意識的場域裏,不僅存在著被潛抑的內容,也存在著一切未達到意識閾限值(Schwellenwert des Bewußtseins)的心理材料。由此可見,我們無法以潛抑原則來解釋心理材料落於意識閾限之下的現象,不然人類就可以經由潛抑的消除,而獲得驚人的、不再有所遺忘的記憶力了!
我們要強調,在無意識裏,除了被潛抑的心理材料以外,還有一切落於意識閾限之下的心理材料——包括落於意識閾限之下的感官知覺。我們對這方麵的認知,不僅來自豐富的診療經驗,也來自某些理論的基礎:無意識含有未達到意識閾限值的心理材料,而這些材料則是後來萌發為意識內容的胚芽。同樣地,我們也有理由推測,無意識絕非處於沉寂靜止的狀態,而是不停對本身的內容進行分類與重新分類。在正常情況下,無意識活動從補償關係(kompensatorische Beziehung)的意義來說,通常都和意識處於協調的狀態。隻有在精神病患的個案裏,我們才會認為無意識活動具有徹底的獨立性。
人們應該要接受這樣的看法:隻有當無意識內容已取得個殊的存有(individuelles Dasein)時,才具有個人性質。但由於個體的存有是有限的,因此,無意識內容所取得的個體的存有必然也會受到局限。所以,人們應該認為,無意識有可能經由人們對無意識所聚積的所有內容的分析或建立,而被消耗殆盡!或許在這種情況下,無意識隻會形成一些人們早已知道、而且已被意識所接受的東西。人們應該可以這麽下結論(誠如前麵所提到的):個體可以透過潛抑的解除,來阻擋意識內容落入無意識裏,從而使無意識的生產活動癱瘓。然而,我們從經驗中得知,這種情況其實不太可能發生!我們會要求病患記住那些曾被潛抑、而再度浮現於意識裏的內容,然後再把這些內容納入他們的人生藍圖裏。我們始終相信,隻要病患的無意識仍安靜地繼續製造源於個人潛抑的夢境和幻想——依據弗洛伊德率先提出的理論——這種處理方式就不會給他們的無意識留下任何印象(Eindruck)。當我們堅持不懈、且毫無偏見地繼續觀察這類案例時,就會發現有些材料表麵上雖近似個人從前的心理內容,但其中所包含的暗示(Andeutungen)卻似乎已超出個人無意識(persönliches Unbewuß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