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洞悉人性:在複雜關係中讓自己活成人間清醒

第六章 人性的運用:把迎合做成一件得心應手的事情

字體:16+-

真巧,咱倆的興趣竟然是一樣的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說,相同的興趣愛好,是成就友誼的前提。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有這樣的體會:如果在對方身上能夠找到某些和自己相似的地方,即使是初次見麵,內心也會瞬間產生親切的感覺。

比如,對方和你開同樣的車、和你有同樣的口音、和你玩同一款網遊,等等,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是不認識的陌路人,你也會有興趣和對方聊上兩句。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人們潛意識中趨於同類的安全感追求,有了共同點,覺得對方能體會到自己的快樂和痛苦,就會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

有朋友分享過這樣一段有趣的經曆:

他是一家食品深加工生產廠家的銷售經理,為了讓自己的奶油產品打入一家全國連鎖的蛋糕企業,他把目光瞄準了這家連鎖企業的總裁。

為了接近這位總裁,他可謂費盡心思,各種渠道托關係介紹不說,隻要聽說有這位總裁參加的活動,都一定想辦法參加,為的就是能多跟這位總裁見見麵、聊聊天。然而事與願違,半年多過去了,這位朋友的收獲隻能說是尷尬—成功地與那位總裁成為泛泛之交。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滔滔不絕地說服別人的技術,在這位總裁麵前似乎失效了。無論他怎樣遊說,總裁總是敷衍了事,看上去態度堅決,沒有一點願意合作的意思。

這可不是他最初所期待的結果。我的這位朋友開始尋求其他途徑,他留意到,一次在總裁辦公室,無意中看到書架上除了一些大部頭和商界書籍之外,還有整整一層的當代散文以及散文詩的書。他之所以會留意到這些,是因為他從高中開始就堅持訂閱散文詩雜誌,許多書名和作者一看就非常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