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格心理學

第五編 人本主義學派

字體:16+-

20世紀四五十年代,心理學界的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兩大流派占據著主導地位,到了六十年代,美國出現了一種全新的理論流派——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人本主義心理學在六七十年代迅速發展,成為現代心理學的第三勢力(third force)(也稱第三思潮)。之所以稱其為第三勢力,是因為人本主義心理學是打著反對精神分析的性本能決定論和行為主義的環境決定論的旗幟而崛起的。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一個多學派的鬆散團體,由許多具有類似觀點的心理學家組成,如霍妮、弗洛姆、戈爾德斯坦、布根塔等,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傑斯和羅洛·梅等。雖然他們有著各自獨特的觀點,但他們都強調個人的責任、強調“此時此地”、注意個人的現象場、強調個人的成長。

人本主義心理學產生的背景

一、社會曆史背景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產生和發展的,這與美國當時的社會曆史條件有著密切的關係。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大多得到了滿足。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級的需要,希望實現自我價值。所以,人本主義心理學所探討的主題,比如人性、意義、自我實現等,反映了在美國物質生產高度發展曆史背景下的社會需要。

其次,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社會內部的各種矛盾也越來越尖銳。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蘇軍備競賽和核戰爭的威脅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精神空虛、道德淪喪、青少年犯罪、吸毒、種族歧視和失業率居高不下。也就是說,一方麵是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另一方麵是生命意義和價值的喪失。

再次,青年人對現狀的不滿,到六十年代發展為一場反主流文化運動。這表明,隻是經濟的繁榮,科技的發達,並不能解決人類的精神生活和對價值的追求。這些正好與人本主義心理學所強調的某些東西一致,如注重自我,提倡人的完善,注重行為的此時此地性,重視直覺和高峰體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