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格心理學

第五章 客體關係理論

字體:16+-

第一節 理論背景

Melanie Klein(1882—1960)

精神分析理論在當代的重大發展主要體現在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 theory)上。客體的概念是從經典精神分析理論中遺留下來的,弗洛伊德用它來描述兒童早期與他的看護者(常常是母親)之間所形成的關係。這樣的人就是嬰兒的本能和欲望得到滿足的客體,是它們之間所形成的關係逐漸內化成為嬰兒的表象。如果一個人在嬰兒時沒有得到來自母親的足夠的關心和照顧,那麽成年以後他就會從現實中尋找那種已經被他內化成為表象的客體關係,並極力滿足他的各種需要,達到欲望的滿足。從經典精神分析理論到客體關係理論的重要轉變是將理論重心從以生理驅力為取向轉向以人際關係為取向。

Margaret Mahler(1897—1985)

Neinz Kohut(1913—1981)

通常這一理論由一組學者構成,成為客體關係論者(object relations theorists)。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國精神醫學家克雷恩(Melanie Klein,1882—1960)、馬勒(Margaret Mahler,1897—1985)、美國精神病學家克哈特(Neinz Kohut,1913—1981)等。他們認為:一個人與他人的交往方式是在早期童年的人際交互作用中建立的,而這種交往方式將反複出現在其一生的社交互動中,成為一種穩定的人際交往模式。在這一理論學派中,它融合了自我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觀點,綜合地描述個體人格的發展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