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格心理學

第五節 理論評價

字體:16+-

一、理論貢獻

艾裏克森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拓寬了精神分析理論的範圍,首先他擯除了弗洛伊德的社會是挫折衝突之源的說法,強調人格發展中社會和文化影響的作用,將精神分析和社會學結合了起來;其次他強調健康和適應性的自我機製,使精神分析不再局限於臨床個案的研究,而是拓展到了正常個體的研究;再次他把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發展階段擴展到整個生命周期,突破了其他自我心理學家僅僅描述幼兒早期人格發展的局限性。正因為如此,一些評論家將自我心理學看作是精神分析理論自創立以來最為重要的新的發展方向。從此以後,人們眼中的精神分析成為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理論,而不再是僵化的教條。

艾裏克森對曆史人物的心理研究和人類學研究都頗具特色。“自我同一性”和“同一性危機”等概念已經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一個常用語匯,同時也引發了對於青少年同一性危機問題的諸多思考和研究。除此之外,艾裏克森還是第一個對兒童進行遊戲治療的分析師,他對於社會偏見的強烈反對態度,也使他成為最早的維護弱勢群體利益的人之一。

艾裏克森不僅在他的人格理論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敏銳的觀察力、流暢的文字,以及對人類精神的深切關懷,都為他贏得了無限讚譽和尊敬。

二、理論缺陷

在某些理論批評家看來,艾裏克森在理論立場上調和矛盾的態度無疑削弱了其自我心理學的影響力。一方麵他提出了完全不同於弗洛伊德的積極樂觀的自我理論;另一方麵他又堅稱自己絕對效忠於經典精神分析陣營,不肯放棄備受爭議的力比多理論,致使他的學說體係顯得不夠嚴密。雖然他不曾因為觀點的分歧而像霍妮、弗洛姆、沙利文一樣脫離經典精神分析學派,但二者之間的鴻溝還是真實存在,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