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名黃台吉。往時蒙古酋長每有此名,即華言“皇太子”之音譯。譯音無正字,或又作“皇太極”。《清實錄》以為天意預定,有此暗合之佳名。此亦無可附會之附會。
蔣氏《東華錄》:“太宗文皇帝,太祖第八子,諱皇太極。史臣雲:太祖名子為□□□者,國中原無漢與蒙古籍。及為汗,閱漢、蒙古書,漢之儲君曰皇太子,蒙古繼位者曰皇太極,天意已預定矣。”
太祖創業,以軍隊立國,軍編為八旗,每旗主以一貝勒,八貝勒並立。崩年遺訓,以此為後金國定製,不立一人為主器之子。太宗在八貝勒中,其序為第四,謂之四貝勒。在太祖時,四貝勒戰功獨多。太祖崩時,八旗亦未遵太祖意分配,太宗獨挾兩旗,勢陵諸貝勒上。兄代善為大貝勒,與其子嶽托、薩哈廉兩人議戴太宗為八貝勒領袖,始猶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並坐而治,餘稱小貝勒,不敢與諸大貝勒齒;然太祖八旗並立之遺訓,未遽改也。既為領袖,乃自稱天聰皇帝。天聰四年,以罪廢鑲藍旗貝勒阿敏。阿敏有弟濟爾哈郎,早與本旗攻戰之事,與兄共為旗主,故阿敏廢而旗屬濟爾哈郎,然並坐之大貝勒則已少一人矣。至天聰六年元旦,乃止位南麵專坐,代善、莽古爾泰旁侍。是為後金國進一步之君主政體。是年,莽古爾泰死。後三年,莽古爾泰同母弟德格類又死。未幾,所屬追首莽古爾泰兄弟罪惡,削爵除宗籍,收所部正藍旗歸太宗自將。太宗獨領三旗,蓋兩黃始終由太宗兼領,至是並正藍得三旗,而諸貝勒分領各一旗,其勢力大不侔矣。是為後金國又進一步之君主政體。是年為明崇禎八年,即天聰九年,得傳國玉璽於元裔插漢林丹汗之太妃蘇泰所。明年四月,遂廢後金號,改號曰清,亦創年號曰崇德。以前天聰皇帝乃與太祖之天命同為尊號,用以紀年,乃相沿借用。至是則有年號,以天聰十年四月以後為崇德元年矣。是為更進一步公然成立之君主政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