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幼年生活幸福與否,無論父母給予的愛多與少,無論父母采取了怎樣的教養方式,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曾認定“我不好”。當提到父母時,常常覺得還是“你們好”。漸漸地,“我不好—你好”的人生態度成為我們一生當中最早期、最宿命的結論。
“我不好—你好”是一種普遍性的早期態度。化成一句話,就是“無論我做什麽,我都是不好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嬰兒如果得不到擁抱和喂養,得不到最低限度的撫愛和關心,就很難活下來,由此產生“不好”的感受,成為嬰兒的自我評價。當得到撫愛和關心時,產生“好”的概念。
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裏,很容易積累出“不好”的感受。長大以後,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為了得到他人的撫愛和認可,我該做些什麽?
通常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證實這個“不好”。要麽遠離那些所謂“好”的人們,跟這些“好”人待在一起太痛苦了。要麽破罐破摔,反正不管我做什麽,你們都看不上眼,既然你們老說我“不好”,那我就做個“不好”的孩子吧。
方法二:總是樂意順從別人的要求。持有這種人生態度的人需要大量的撫愛和讚賞,而自身是自卑的,無助的,自己很難滿足自己,所以,可以通過努力滿足別人的方式來贏得自己想要的。
實際上,如果我們沒有學會自我認可,心底始終是不自信的,就算周圍所有的人都讚賞我們,我們還是覺得“我不好”,至少“我還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