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在介紹自己將宇文所安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和文論的一係列文章翻譯到中國來的初衷時說,“南朝蕭子顯有言:文之為物,彌患凡舊;若無新變,無以代雄。文學如此,文學批評亦然。中國古典文學是一個廣大幽深、精彩紛呈的世界,但時至今日,我們亟須一種新的方式、新的語言對之進行思考、討論和研究。隻有如此,才不至再次殺死我們的傳統,使它成為博物館裏暗淡光線下的蝴蝶標本、恐龍化石:或與現實世界隔一層透明的玻璃罩,或是一個龐大、珍貴而沉重的負擔”[1]。作為一個深刻了解中國與海外兩邊學術研究的優秀學者,田曉菲對中國學界在漫長而熱切的方法探索之路上體現出的現實焦慮是深有所感的:既處在“失語症”的困擾之中,“與現實世界隔一層透明的玻璃罩”,又不斷進行著“現代意義”的追尋,仿佛傳統的文學和文論確實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珍貴而沉重的負擔”。對此,她認為宇文所安的研究以其新的方式、新的語言能夠對當前局麵形成突破。經過前麵章節對中國古代文論的世紀探索之路的方法梳理,相對於當今國內古代文論研究,本書並不認為以宇文所安為高峰的海外研究在“新的語言”之外使用了絕對意義上“新的方式”(這將在後麵的論述中有具體的分析),而毋寧說海外的古代文論研究因為出發點不同,而使用了不同的研究視角,而這根本上的不同視角能夠促使我們進行更深層意義上的方法的反思。正如田曉菲的這本譯著書名所借用的古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他者來了解自我無疑是最佳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