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一條交通要道,實際上是一條馬幫走的道路。曆史上的茶馬古道並不隻有一條,而是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它是以川藏線、滇藏線與青藏線三條大道為主線,輔以眾多的支線、附線共同構成的道路係統。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亞、西亞、中亞和東南亞,遠達歐洲。三條主幹線路分別為:
1.滇藏線。以雲南西雙版納、普洱為起點,途經大理、麗江、中甸,順勢而上,由德欽縣進入西藏邊界芒康,直穿整個西藏地區後,進入印度、尼泊爾等地;
2.川藏線。以今四川雅安一帶產茶區為起點,首先進入康定,自康定起,川藏線又分成南、北兩條支線。
3.青藏線,即唐蕃古道。青藏線是茶馬古道上發展較早的線路,興起於唐代,但也較早地退出了曆史舞台。
茶馬古道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它在中國曆史上曾產生過巨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作用,是目前世界上仍在部分運行的古道,也是一條世界上天然風光最壯觀、道路最險惡、文化最神秘的走廊。尤其是各民族馬幫長年累月地奔走在茶馬古道上,留下了非常豐富的馬幫音樂文化,演繹了一曲曲動人的民族和諧之歌,推動了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和對同根文化的認同。而這些馬幫音樂文化,正是馬幫在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精神食糧,成為馬幫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永不言輸的精神源泉,為茶馬古道增添了活力。筆者受時間、精力所限,不可能對茶馬古道整體進行研究。在經曆了長期的調查、思考、甄別、取舍、判斷後,決定將茶馬古道上的馬幫音樂文化作為研究重點,而且將地域鎖定在茶馬古道滇藏線雲南段,以大理彌渡縣、鳳儀鎮、祥雲縣的雲南驛、劍川縣的沙溪鎮,麗江的納西族大研古鎮及永勝縣六德傈僳族彝族自治鄉,迪慶自治州的中甸及德欽縣為選點,以所涉及的漢族、回族、白族、納西族以及藏族等民族為研究主體,對茶馬古道雲南段的音樂文化現狀進行搜集、整理。旨在搶救至今仍然存活的馬幫音樂,並結合民族音樂學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對茶馬古道雲南段音樂文化的現狀進行選點調查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