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stammering或stuttering)俗稱結巴,是兒童常見的一種語言障礙。口吃,即說話能力的缺陷,表現在說話時遲緩,發音延長或停頓,不自覺地阻斷或語塞,間歇地重複一個字或一個詞,失去正常的說話節律,呈現出特殊的斷續性,稱之為語言流行障礙。
口吃可分為暫時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暫時性口吃是一種發育性口吃,屬於1~2歲嬰兒初學說話時出現的口吃,3歲年齡階段最多。這時兒童言語發展到自己構造詞句的階段,但由於他們的神經生理成熟程度還落後於情緒和智力活動所需要表達的有關複雜內容,因而說話時出現躊躇和重複,常常一句長話停三四次才能說完。這是兒童言語發展的自然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言語不流利的表現會逐漸消失。3~5歲出現的口吃稱良性口吃,也要家長耐心矯正,半年到六年內多可消失。5~8歲後出現的口吃,常作為一種特殊的持續固定的言語形式存在,除非進行持續有效的矯治,否則保持終生,稱為永久性口吃。
統計表明,任何種族、文化、語言都有口吃發生。男性比女性多4~8倍。2~5歲口吃發生率為1%,其中50%於5歲前起病,10歲後的口吃75%將終生存在。為避免兒童形成永久性口吃,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十分必要。
一、致病原因
(一)遺傳、生理因素
有人報告,同卵雙胞胎口吃發生率高於異卵雙胞胎,提示口吃與遺傳有關。口吃是一種言語協調功能混亂,可能與大腦言語調節功能薄弱、聽覺對自己言語的延誤反饋、發音器官調整障礙等生理因素有關。
(二)心理應激、心理壓力
受驚嚇產生恐懼、進入陌生環境、重大生活事件打擊、劇烈的聲響刺激,均可因極度緊張導致口吃。成人強迫左利手兒童用右手執筆、握筷;讓說話慢的孩子快說;讓怯場的兒童當眾講話或表演;成人對孩子說話重複或停頓不耐煩,隨意打斷,過多矯正甚至訓斥,使兒童對自己的說話能力過多關注或反應強烈,一說話就緊張,形成緊張—口吃—緊張—加重口吃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