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有共同的始祖,民族的融合還仰賴於共同的生活地域。而這個共同的地域,在古人的觀念中,也經曆了不斷的發展完善過程。顧頡剛先生的研究指出,隨著種族的融合,古人的觀念中的古代疆域也隨之發展。夏、商、周勢力所及,按照孟子所說“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裏者”[82],夏、商、周三族生活的疆域並不廣大。但自秦始皇成就了統一功業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古人再追溯古代的疆域時,就不再是地方僅千裏了。如《五帝德》說“顓頊……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濟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礪”,“禹……巡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據四海,平九州,戴九天;……四海之內,舟車所至,莫不賓服”。將五帝時代的地域誇大為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的疆域。《堯典》和《禹貢》劃分出九州,《爾雅·釋地》也說“從《釋地》以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古代疆域似乎由禹而定立。
由此,顧頡剛曾經指出“戰國、秦、漢之間,造成了兩個大偶像:種族的偶像是黃帝,疆域的偶像是禹。這是使中國之所以為中國的;這是使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的。二千餘年來,中國的種族和疆域所以沒有多大的變化,就因這兩個大偶像已規定了一個型式。除了外族進來混合在中國人的集團裏之外,中國人總不願把這個舊型式有所改變。所以雖不會很縮小,也不會很擴張了”[83]。黃帝與大禹,本是春秋戰國時人托古的結果。但對於華夏民族的融合,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戰國秦漢時期,正是以漢民族為主導的華夏族形成的關鍵時期,在精神的層麵上塑造出華夏族的共同始祖黃帝,在地域的層麵上塑造出華夏的共同區域九州的概念,的確起到了強化民族融合與疆域穩固的作用。黃帝與大禹從此成為人們觀念中堅不可移的兩個概念,成為華夏民族團結一致的向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