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化史(插圖版)

第八節 三教論衡:儒釋道的衝突與融合

字體:16+-

一、魏晉南北朝的三教衝突與融合

中國的思想係統中,儒家學術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就獲得了正統的官學身份,成為和政治緊密聯係的居於統治地位的社會意識形態。道教本是由四川五鬥米道和太平道發展來的,是民間所創,雖然到東晉以後日益官方化,但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基本上沒有占據過官方社會意識形態的地位,更多的時候它是跟在儒教後麵擂鼓而已。佛教在漢明帝時傳入中土,發展到魏晉南北朝,信徒眾多,並且得到帝王大臣的推崇,大有取本土思想而代之的可怕趨向。這種情況下,儒、道、釋三教之間不斷進行著調整,衝突不可避免地發生,而融合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作為外來的宗教,佛教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它要想在中國這塊全新的土地上紮根,就要想方設法讓腦中已被儒、道思想占據了地盤的華夏民族對它不懷敵對心理。佛教徒們為此進行了各種努力。

當時的高僧將佛教的教義和傳統的儒、道思想調和在一起。三國吳時天竺僧人康僧會來到建業(今江蘇南京),客觀分析了形勢之後,他在《六度集經》中巧妙地運用道家的“元氣”和“靈魂”不死來概括和闡發佛教的“四大”和“輪回轉生”。他解釋說元氣強的為地,軟的為水,暖的為火,動的為風。四者和諧,就產生了識和神。靈魂與元氣結合,終而複始,輪轉無際,就有了生死禍福的轉換。和道教思想相比,儒家及孟子對康僧會的影響更為明顯。《六度集經》中包含了大量的仁義孝親這些本是儒家倫理核心的觀念。比如他以“惻隱心”和“仁義心”來比附佛教的心性,主張治國、牧民應當實行仁道,歌頌至孝之行,認為與其無盡地布施,不如好好孝順自己的雙親。最早譯出的《四十二章經》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儒、道思想。這部經書在宣揚佛教人生無常和愛欲為蔽等思想的同時,又夾雜了“行道守真”之類的道家思想和“以禮從人”之類的儒家話語,就是該經的文體也帶上了儒家經典《孝經》十八章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