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玄學
玄學是魏晉時期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潮,它出現、形成並產生影響的主要時間是在魏晉時期,因此人們又稱它為魏晉玄學。魏晉時期,玄學家們談玄論道時所主要依據的原始經典是“三玄”,即《周易》《老子》《莊子》三書,所以玄學又被人們稱為三玄之學。同時,因為玄學的主體來源於老莊哲學,所以又有新道家之稱。另外,玄學的學術中心在於辨名析理,所以也有人稱其為名理學。玄學的命名來源於《老子》,《老子》中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而玄字呢,就是深遠的意思。所以,玄學單從字麵意義上看,就是玄遠之學。玄學這個名稱,最早大約在西晉時代已經使用。但明確地以“玄學”指屬一種專門的學術概念,則遲至南北朝時期才出現。當時,設有專門的玄學館,玄學和儒學、史學、文學等並立為國家學術。在對有關內容展開介紹前,有必要對魏晉玄學的一般特點作一個簡單概括,以期先有一個宏觀的了解。綜觀魏晉玄學,其基本特點大略如下:
其一,以“三玄”,即《老子》《莊子》《周易》為主要研究對象,並摻和一定的儒家思想,在後期則有佛家思想的介入。
其三,以探究世界本體為其哲學的基本內容。貴無派把“無”當作“有”的存在根據,提出了“以無為本”的本體論思想;郭象則主張獨化說,認為“有”是獨自存在的,不需要“無”作為自己的本體。
其四,以解決名教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為其哲學目的。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周易》和《論語》,把儒道調和起來,認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現,兩者是本末體用的關係。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論,認為道家的自然與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而前此,阮籍、嵇康則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張,表現出反儒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