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化史(插圖版)

第八節 取則天象:天數之學與科技文明

字體:16+-

一、天象、天體與曆法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以其輝煌的成就對人類文明進化做出傑出的貢獻。古代書籍如《周禮·考工記》《易·係辭上》等都把科技工巧提升到聖人所為的高度,予以重視,所以科技成就非常突出,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車、造紙術、印刷術)就推動了整個世界文明的進程。由於我國古代的農業經濟社會特征與天人合一的政治文化觀念,在諸多科學技術發明中,天文學與數學的成就是最為突出的,是古老科技文化的核心。

在天文台和天文館內,我們都可以看到一架布滿星圖的“渾天儀”(或“渾天象儀”),那就是古人用來觀察天體現象與觀測星空變化成果的記錄。對天文學,曆代王朝都非常重視,從殷周時代的“卜”、“占”、“巫”、“史”到秦漢時代的“太史令”及明清時代的“欽天監正”,都是司職天文的,是朝廷的重要官員。所以從天文與政治的關係來看,天文學的文化意義相對集中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一是天象觀測與計算問題:從田野考古發現看,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相繼出土了大量的甲骨辭片,中有相當多的天文資料和星占內容;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有《五星占》(附《五星行度表》)和《天文氣象雜占》各一篇,既反映了秦漢時期對行星運動的精確推算,也表現出天文與占卜交融的文化觀念。從現有典籍看,《尚書》中《堯典》《夏小正》對天象、氣象與農時的記載,《胤征》有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記錄,以及《詩經》中大量的天文知識,均說明早期天文學的顯要成就。而在曆代史書的《天文誌》《五行誌》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方麵,一方麵是客觀的天文記錄:比如對“太陽黑子”、“彗星”、“新星”的觀測與發現,對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黃道(想象中的太陽周年視運動)的認識,對天球測量提出的“七衡六間”理論,對日月運動與二十八宿運行規律的追蹤,以及為了觀測天文現象而相繼創製了眾多儀器如渾天儀、六合儀、三辰儀、四遊儀、水運儀象台等;另一方麵就是天人感應、取則天象的星占學係統,使科技處於政治與神學的蔭庇與籠罩之下。於是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就建立起了星官體係,就是將天上星座劃分為“五宮”(中宮天極、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鹹池、北宮玄武),來擬狀人世間官製,以“曆示凶吉”,貫通天人。同時將天上星宿分域與地上州郡分野相配,亦即“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史記·天官書》)的天人副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