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古樂製的發展階段
在我國古代文化傳統中,樂文化有著悠久的曆史,它的作用與“禮節民心”不同,更重在“樂和民聲”,即協和民情,歸於教化。由於音樂本源出於民間,所以最能體現人民的下情,也就是漢末何休在注釋《公羊春秋》時說的“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這就決定了曆代統治者對樂的重視,並且建立了相應製度(專門的音樂機關)以製禮作樂,達到體恤民情,教化民心的作用。從曆史的觀點來看,我國古代樂製的建立與演進,始終圍繞一個中心,即“樂教”觀念,而具體的表現就是“雅樂”與“新聲”的交互與衝突,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樂教觀出於對東周以來“樂製”破壞、雅樂寢衰、新聲崛起的反思,提出“象德綴**”的思想,這也成為曆朝遵循的“樂教”準則。
圖2-6-1 漢代樂舞雜技畫像磚
考察中國古代樂製文化,如果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樂教觀的出現作為曆史的坐標,那麽在這之前,音樂文化就已經曆了四個階段。
一是理想化的上古聖人製樂階段。根據考古發現,在諸多原始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陶塤、骨笛等樂器。至於上古的樂章,在曆代文獻的記述中隻是一種傳說,而且有著很大的理想化特征。唐人杜佑《通典·樂誌》記載“聖人作樂”就有:伏羲樂《扶來》、神農樂 《扶持》、黃帝樂《鹹池》、少皞樂《大淵》、顓頊樂《六莖》、帝嚳樂《五英》、堯樂《大章》、舜樂《大韶》、禹樂《大夏》、湯樂《大濩》等。這些傳說的樂章以及後人推論的思想,被後世儒家學者奉為經典。比如後代史書描述黃帝作樂而“百獸率舞”,禹作《大夏》是治理洪水的壯麗篇章。又比如傳說在一個叫葛天氏的氏族裏,流行一種集體歌舞,表演時由三人執牛尾踏足而歌。至於所唱的內容,《呂氏春秋》記載的歌名有《載民》《玄鳥》《遂草木》《奮五穀》《敬天常》《達帝功》《依地德》《總禽獸之極》“八闕”,其中就包含了頌揚天德地功和祈求五穀豐稔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