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社會教育社研究

三、社會教育人才培養問題

字體:16+-

在政府行政力推動下,社會教育作為中央政府向基層社會權力擴張的一個渠道,得到迅猛發展,民眾教育館、民眾學校等社會教育機關數量漲幅巨大,社會教育人員數量與日俱增。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1928年全國範圍內社會教育機關數為10773所,職員數為14495人,1933年機關數增至97591所,職員數量則為153691人,人員數增幅為10.6倍。[86]在迅猛增長勢頭下,工作人員暴露出很多問題,引發社會各界的注意。“從簡易識字學塾,通俗教育,直至平民教育,……在當時這些教育運動,都是風起雲湧,但是都不能持久,缺乏專門人才為推動,未始不是一個主要原因。”[87]社教社理事陳禮江將專門人才匱乏看作近代社會教育事業效果不佳的主因之一。社會教育專門人員主要是指民眾教育館、民眾學校、公共圖書館、公共體育場、博物館、科學館、美術館、社會教育行政機關等的以社會教育為專業的人員,他們不僅要具備“普通的各種常識,民眾教育的專業訓練與研究,對實際工作與問題有充分認識與應付能力”,還要“養成一種‘傳教的精神’和‘接近民眾的態度’”。[88]人員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到社會教育事業的成敗。專門人才培養作為社會教育理論的基本問題,社教社一直非常重視,其核心理事大多來自社會教育專門人才培養機構,在積極進行社會教育學科化建構的同時,更利用社教社平台,為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國立、省市立、縣立正規化的學校教育係統和短期培訓班“鼓與呼”,社會教育人才培養體係從無到有,逐漸完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