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第一屆年會因倉促產生的問題,1933年3月18—19日,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及早規劃,會議議決第二屆年會中心議案,提前約請五組專家分別起草提案,並公推出年會籌備委員會正副主任(公推孔子後裔孔令粲擔任第二屆年會籌備委員會主任,董渭川為副主任)。籌備委員會正副主任由理事會聘任。[41]與第一屆年會最大的不同,是推定山東省教育廳主任孔令粲為籌備主任,專家董渭川(其本身亦為地方社會教育機關長官)為副主任,而且籌備委員會由正副主任來組建。這種“教育行政+專家”的組合效果明顯,他們隨即將山東省教育廳第三科科長(主管社會教育)楊展雲拉入主任組,並組建了行政長官、社會名流、地方社會教育機關長官為主體的38人規模[42]的委員隊伍。汲取第一屆年會教訓,理事會根據社教社1933年度工作中心“鄉村教育”,確定第二屆年會以“由鄉村建設以複興民族為主旨”,並推定五組起草提案。[43]從該次會議開始,社教社每屆年會皆提前給定中心議題,一改第一屆年會漫無邊際的漫談的“神仙會”狀態。“以議題論,這次有中心了,而且是全國注目的中心,為這中心問題,大家曾花費了一天的工夫來討論,既不感到厭倦,卻猶以為未足,這是在認識上也有真進步了。”[44]與會代表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