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二節 幾部“不合時宜”的中篇小說

字體:16+-

如前所述,本時期的中篇小說創作是很薄弱的,較有影響的隻有孫犁的《鐵木前傳》、杜鵬程的《在和平的日子裏》、柳青的《狠透鐵》、劉澍德的《歸家》、康濯的《水滴石穿》、方紀的《來訪者》等有限的幾篇。孫犁的《鐵木前傳》無疑代表這一時期中篇小說的最高成就,我們將在本章的第四節介紹。這裏選擇《歸家》《水滴石穿》《來訪者》作些評析。

劉澍德(1906—1970),吉林永吉人。主要作品有小說《橋》《歸家》等。《歸家》問世於1962年,是作者計劃寫的長篇小說的上部,後也被作為中篇小說看待。主人公李菊英從省城農業專科學校畢業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龍竹村,準備用所學的知識服務於家鄉農業生產。生產隊長朱彥恰是她少年時青梅竹馬的戀人,後因雙方家長在農業合作化道路上的不同選擇而使婚事告吹。現在菊英回來了,許多矛盾糾葛便不可避免地展開了。從創作初衷而言,感情糾葛顯然不是要表現的主題,隻是一條帶動情節的主線,但作品在具體的敘事過程中卻成了“不是愛情故事‘融合’於階級鬥爭,而是階級鬥爭‘融合’為愛情故事”[3]。雖然作品設置了一些反映“大躍進”時期農村激烈的兩條路線鬥爭的事件,但並未排斥對主人公情感糾葛的表現。這也正是《歸家》與同時期反映農業合作化題材小說的不同之處。盡管對主人公情感世界的表現也沒能擺脫“放棄私人情感選擇革命事業”這一當時流行的敘事模式,但個人情感尚還有自身的空間,尤其是菊英的內心世界的刻畫,比較細膩、真實,如她醉酒後對朱彥失態的發泄和傾訴、她的日記,以及她參加完女伴的婚禮回到住處時產生的幻覺、夢境等細節,真實地表現了一個知識女性豐富、複雜、曲折的情愛心理。在表現人物強烈的情感衝動時甚至涉及雙方身體的接觸。小說大膽生動的愛情描寫事實上和它寫作的年代相對寬鬆的文藝政策有關。這篇小說在當時被當成愛情小說,在受到讀者喜愛的同時也受到了“流露低級趣味”“格調庸俗”“戀愛至上主義”等批評,一度引起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