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朱光潛關於美學與藝術的基本觀點是“美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那麽這個基本觀念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個基本觀念又包含哪些內涵呢?我們可以從朱光潛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實踐論和世界觀的理解這三個角度來加以考察。
能動的認識論。朱光潛對於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基本原理,即存在與意識的關係,他一方麵承認存在是第一性的,存在決定意識,但更為強調的是意識對存在的反作用。他說:“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藝理論和美學有一個總的出發點,那就是反映論:文藝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反映論與‘存在決定意識,而意識又反過來影響存在’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分不開的。這個基本原則肯定了物質第一性,也肯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作用,揭示了存在與思維、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自然與人是既對立而又統一的辯證關係。”[1]朱光潛在論述完這個基本原則後,針對20世紀50年代某些一味強調“客觀”的庸俗社會學,重點批判了美是“不依人的意誌為轉移”絕對的客觀存在的觀點,強調美必須有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在內。他的理由是反映過程中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矛盾,必須經過一番鬥爭及其這鬥爭的克服,才能達到統一,這裏克服矛盾的方式不是機械的,而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所以在主客觀的對立的解決過程中,朱光潛認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根本。對於藝術和美,朱光潛根據他對反映論的理解,提出了著名的“物甲/物乙”說。他說:“在這個反映的關係上,物是第一性的,物的形象是第二性的。但是這‘物的形象’在形成之中就成了認識的對象,就其為對象來說,它也可以叫做‘物’,不過這個‘物’(姑簡稱物乙)不同於原來產生形象的那個‘物’(姑簡稱物甲),物甲隻是自然物,物乙是自然物的客觀條件加上人的主觀條件的影響而產生的,所以已經不純是自然物,而是夾雜著人的主觀成分的物,換句話說,已經是社會的物了。”[2]朱光潛的物甲/物乙說對他來說很重要,他的美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藝術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都從這裏引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