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分數的解釋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如何看待測驗分數的意義,二是如何將測驗分數的意義告訴受測者。
(一)如何看待測驗分數的意義
關於測驗分數的解釋,高德曼(Goldman)曾提出一個含有三個維度的解釋模型,可作為解釋分數的參考。這三個維度分別是解釋測驗分數的類型、資料處理的方法和資料的來源。他提出解釋測驗分數的四種類型:敘述的解釋、溯因的解釋、預測的解釋及評價的解釋;資料處理的方法有兩種:機械的處理與非機械的處理;資料的來源有兩種:測驗資料與非測驗資料。將這三個維度加以組合,可以有16種不同的解釋方式,每種解釋類型的含義具體如下。
1.敘述的解釋
敘述的解釋描述一個人的心理特征狀態。例如,這個被試是一位怎樣的求職者:聰明的、中等的,或是愚笨的?是擅長合作還是獨立解決問題?他的愛好是什麽?有什麽樣的性格特點?
2.溯因的解釋
溯因的解釋指追溯過去以解釋個人目前的發展情況。例如,他為什麽會這樣?他解決問題的傾向是能力決定的還是性格決定的?
3.預測的解釋
預測的解釋指評估個人的可能發展。例如,他進入公司後發展潛力如何?他能否配合團隊工作?
4.評價的解釋
評價的解釋指做價值判斷或做決定。這種解釋是依據前麵三種解釋而做出的判斷,升學考試、雇傭人員等屬於此種解釋。例如,他應該進入什麽樣的大學?他應該成為工程師還是商務經理?
(二)解釋測驗分數的基本原則
1.主試應充分了解測驗的性質與功能
測驗使用者必須具備心理測驗的基本知識與概念,才能了解測驗的性質與限製。任何一個測驗都有其編製的特定目的和獨特的功能,使用者在解釋之前必須從其編製手冊中,詳細了解編製過程的標準化及測驗的信度、效度、常模等是否適當。更重要的是,應知道測驗能測量什麽,不能測量什麽,分數在使用上有何限製。有時兩個測驗的類型雖然相同,但測量的功能往往不同。例如,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和瑞文標準推理測驗都是智力測驗,但內部結構有很大的不同,所發揮的作用也有區別。再如,卡特爾16PF測驗與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都是人格測驗,但後者更多地發揮臨床診斷的功能,前者則更多地針對正常人。對這些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做客觀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