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欲》,是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執導的一部黑白影片,於1952年上映。在諸多的生死學相關著作中,這部影片被反複提及。不過,雖說出自名導之手,畢竟和今天的年輕人已經隔了60多年,算算幾乎是兩代人了!它能夠吸引網絡時代的學生嗎?是否能用它作為教學影片?
影片的主人公渡邊堪治是一個30年未曾請過假的“模範”公務員,他在市政府擔任市民課課長。一天,一群家庭主婦們來到市民課,投訴社區中的臭水溝滋生蚊蠅,咬壞孩子,希望政府將其改建成兒童遊樂場。渡邊想都沒想,就將她們支到公園課去了。
主婦們的申請書在政府不同部門轉了一圈,最後又回到了市民課。當家庭主婦們再次來到市民課時,從不請假的課長渡邊卻不在辦公室。原來,他感到胃部不適,去醫院就診了。
醫生告訴渡邊他得的是普通胃病,不過渡邊從病友的描述中,知道自己得的是胃癌。他懷著對死亡的恐懼回到家,望著妻子的遺像,追憶往事,內心淒苦和無助。他一個人坐在黑暗中發呆,偏巧聽到兒子和媳婦的對話,原來他們在盤算自己的退休金,渡邊更加感到孤獨和絕望。
第二天,他沒有去上班,一反常態地取出一半存款,到小酒館借酒澆愁。一位為報紙寫通俗小說的作家恰好也在喝酒,他聽了渡邊的故事,決定帶渡邊去“領略生活”。兩個人來到賭場賭博,又到舞場尋歡。年輕舞女的陪伴沒有讓渡邊高興起來,反而更覺生命無常,他唱著“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談戀愛吧”,淚水滾滾而下……
在我看來,《生之欲》多少有一點概念化,但黑澤明的電影語言,將這個故事演繹得很有穿透力。在表現渡邊麵對死亡時的恐懼、孤獨和無助時,影片用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掉落在地上的大衣、含在眼眶中的淚水、深夜酒館中的黑狗、那頂不肯放手的新帽子、舞場上晃動的珠簾……通過這些隱喻和細節,觀眾比較容易進入到感受層麵。而主人公麵對死亡恐懼時種種脫出常軌的行為,也真實地反映了戰勝死亡恐懼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生命和死亡之間的關係由此凸顯出來。最後出人意料的結尾,更是可以將學生的思考引到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