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觀感
曹曄然
入殮的過程應當是對人最溫柔的對待。看完《入殮師》後,不由得,這幾個字如同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再察覺時我已是熱淚盈眶。當時的情緒,徘徊於喜悅與悲傷之間,是一種為自己在這短短幾十分鍾之內所受到的溫柔對待的感激。
入殮,字典上的解釋為“將死人裝進棺材”,而在影片中我看到的卻是溫柔的手和真摯的目光。透過入殮師的舉手投足,我看見的是人對人毫無防備的溫柔,是生命本應最自然美麗的一麵。我仿佛看見了一個個生命的輪回,以新生兒這脆弱無助的姿態來到世界,從渴望被溫柔地對待的懵懂孩童,成長為蔭蔽他人的父母、師長,最後來到生命的盡頭,重新回到最脆弱無助的姿態,讓死亡來為我們的一生畫上句點。而入殮師,正仿佛是為生命句點潤色的一支筆,無論這一生的長度被如何丈量,他們都用一致的愛與溫柔來幫助人們完成這最後的一筆。
放下了悲傷,放下了得失,放下了羈絆,入殮是對亡者的送別,更是為生者的超脫。生命本應美麗,即便死亡亦不能掩其分毫,深呼一口氣,卸下包袱繼續各自的旅途,入殮師不單單成全了亡故的那一個人。影片中,我記得每個亡者的親屬在入殮儀式之後,都會誠摯地向入殮師道謝,或許他們也感受到了那一份使人毫無防備的溫柔。當然,這份溫柔也流於主人公之身,讓他得以與暌別多年的父親終於和解。而我,作為旁觀者,也被這一切感動著。世間的事或許遠遠沒有故事中那麽美好,但即便這樣也不應該改變我們那顆溫柔的心,“世界以痛吻我,讓我報之以歌”,劇中主人公的人生仿佛就是對這句詩的注解。
影片中的細節尤為打動人。入殮師細膩的動作刻畫與情感表現自不必說,鄉村寧靜安詳的氣氛和優美的景色也十分宜人,但最吸引我的卻是影片的配樂。影片的配樂是Okuribito-Memory,音樂中以鋼琴樂做頭,仿佛叩開了一扇未知世界的大門,也帶領著觀眾與片中人物一樣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中間大提琴厚重的音色宛如一雙溫暖的大手輕撫過每一個人,莊重而不冰冷,讓我的心緒也隨著旋律而展開,沉澱。在最後,突然出現的一個鋼琴音仿佛是蓋棺定論,昭示著入殮儀式的結束,也象征著新生活的開始。電影配樂給我的感覺猶如一味調料,潛移默化中為影片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