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訪問記
陸曉婭
離開慈濟醫院的時候,已經晚上六點多了,可我竟然特別舍不得走。我不知道是什麽力量,居然讓我願在死神徘徊的地方流連?
來之前我一直在想象:這個專為癌症末期患者(現在也收其他疾病末期患者)設立的病房,會是一種怎樣的氛圍?即使不是沉重的、壓抑的,也會是莊重的、肅穆的吧?所以,我一個勁兒地在郵件中問“請告訴我們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生怕自己行為不當影響到臨終者和他們的親人,破壞了那種氛圍。
就這麽忐忑不安地走到了心蓮病房——雖說“心蓮”是個有佛教氣息又意象美好的名字,但人們應該都知道,這裏提供的是臨終照護,死神隨時等候在它的門邊吧。
門邊等候的不是死神,而是一幅大大的“預立醫療自主計劃”宣傳畫,上麵赫然寫著:“對於生死,要聽!要說!要看!”
喔,這和我們的習慣太不相同了,我們總是避諱去談論死亡,不管那是誰的死亡。我們已經習慣了把死亡放到意識之外,好像它與我們不相幹,直到它突然顯形,搞得我們驚慌失措,心力交瘁,甚至留下許多愧疚和遺憾。
心蓮的走廊寬大又明亮,牆壁上掛著很多圖畫,專門的會客區裏擺著舒適的沙發,不像醫院倒像療養院。護理師胡熏丹笑著迎上來握住我的手。跟著她和護士長張智英,我們走進心蓮病房。按照要求,我們不能打攪病人和家屬,隻能和醫護人員做交流。
人們想到死亡,通常就會覺得恐怖和悲傷,笑聲似乎不屬於死亡。所以,當我在心蓮病房中聽到笑聲,而且是孩子的笑聲時,真的嚇了一跳。
那是三個孩子,媽媽帶著他們來看望住在這裏的親人。他們從病房裏出來後,顯然並沒有感到恐懼,而是說說笑笑地到了走廊上,隨即走進一間專為家屬準備的和式房間,關上門,他們可以在那裏不受打攪地說話、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