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之死,是每次課程學生都想要討論的問題。他們在看過電影之後,提出有待討論的問題中,不少和尼爾的自殺有關。例如:這樣偏執地死去——縱使是在堅守自己的理想,卻仍沒能實現它——真的就比迷迷糊糊地跟從社會大流生活更值得嗎?選擇死亡,是勇敢還是懦弱?像這樣以生命為代價做抗爭是否有意義?麵對理想的破滅和現實的衝擊,死亡是唯一的選擇嗎?尼爾這種為個人而死的行為,我們可以做何評價(對比餘華的《活著》)?……
生死課免不了要討論自殺。自殺,是大學校園中並不罕見的現象。女兒上大學之後,我曾囑咐她,一旦校園裏出現自殺的現象,一定不要到現場去看,免得那些刺激性的畫麵侵入大腦,留下的印記不斷閃回[5]。說了這話沒多久的一天,就收到女兒短信,說真有同學跳樓了。
自殺預防可以說是每個高校都特別重視的事情。正青春年少,生命突然隕落,不僅會讓家人遭受重創,而且也會給周圍的學生帶來巨大心理衝擊,給學校帶來不良影響。年年“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諧音“我愛我”)都有高校請我去演講,但我覺得對著學生說“珍惜生命”一點兒用都不管,因為一個人選擇自殺,有著非常複雜的因素。例如,當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從未得到周圍人的珍惜和尊重時,他怎麽會覺得生命是寶貴的?與其告訴學生應該珍惜生命,不如和學生討論,碰到人生的困境,感到絕望之時,可以怎樣幫助自己。這個話題,我不僅打算在《死亡詩社》這一單元進行討論,還準備在後麵的課程中繼續跟進。
但這樣的討論是有風險的,風險來源於,如果允許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話,一定會有不同聲音出來。例如,有的同學可能會讚成自殺。是否應該允許這樣的聲音出來?當這樣的聲音出來時,作為老師的我是否應該回應,又該如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