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像中的生死課

團體詰問

字體:16+-

接下來要做什麽?我的課堂設計是“團體詰問”。這是我從羅伯特·費舍爾(Robert Fisher)的《教兒童學會思考》中學到的方法。費舍爾說:“如果要培養我們的學生有思想、有理智,如果要培養他們解決自身和社會衝突的能力,我們必須給學校和家庭提供一個充滿思考和理智氛圍的環境……讓他們實踐富於思想的、關愛他人的行為。”在他看來,“實現該目標的一個辦法是在課堂上實踐‘團體詰問’”。他還列出了通過團體詰問,兒童可以學會的東西:

·探索個人關心的問題,比如愛、友誼、死亡、欺侮和公平,還包括更寬泛的哲學問題,比如個人特征、變化、真理和時間。

·培養擁有自己的觀點,探索並挑戰他人的觀點。

·思維清晰,做出基於理由的思考性判斷。

·傾聽並尊重彼此。

·體驗思考和反思的靜謐。[2]

我真喜歡最後一句“體驗思考和反思的靜謐”啊!這樣的靜謐體驗,幫助人從日常的、感官的體驗中超拔出來,仿佛是打開精神生活之門的鑰匙。一旦人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思考與反思的能力,就不會輕易被貧困、壓迫、喪失和死亡所嚇倒,也不容易被功名利祿所**吧。

那,什麽是“團體詰問”?這樣的團體應該有什麽特質?我為什麽會把培養兒童學會思考的方法帶到大學課堂上?

羅伯特·費舍爾認為,團體詰問和一般性的學習團體不同,在這裏,團體表現應該具有雙重性:一個達到有效思考最大化的理性結構,一個相互尊重和相互分享民主價值的道德結構。

我將它理解為:在團體中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使得理性的思考得以流動起來,通過相互傾聽、相互質疑或者相互激發,讓思維得到擴展,同時學會尊重彼此的不同。

從操作上來講,團體詰問包括這樣幾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