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像中的生死課

被死亡解構了loser/winner

字體:16+-

有同學問:如果“爺爺”不死,影片又會走向哪種結局,是一群人繼續這樣為“loser”和“winner”(勝利者)的問題掙紮,將破敗的家庭關係維持下去,還是有另一件事將他們喚醒?

這位同學敏感地抓住了電影的高頻詞:“loser”和“winner”。

現代社會中,“輸贏”的概念似乎特別深入人心。或許,這是競爭從商業領域泛化、滲透到社會生活方方麵麵的表現。在我們中國,不就有“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嗎?我的學生們不是從小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的嗎?

在這充滿競爭的社會中,輸贏是否是唯一重要的事情?“loser”和“winner”的標簽在怎樣影響和改變著人,改變著人與人的關係?

有趣的是,《陽光小美女》選擇了一係列意象,如兒童選美、成功學、獲獎等,建構起激烈競爭的社會圖景。電影中有這樣一個別具深意的鏡頭:在選美比賽的走廊中,兩個穿好上台服裝的小女孩一前一後跑來,後麵的女孩喊:“等等我!”前麵的女孩卻頭也不回地說:“我不會等你的!”

我請同學們就“loser”和“winner”兩個高頻詞思考、提問與分享。

“到底什麽才算真正的成功呢?是得到別人的認可,還是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潛能?”

“成功與失敗之間真的有一條很清晰的界限嗎?”

“一個人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其實一輩子都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算不算成功呢?”

同學們說:

“似乎從小到大,我們都在被教育走著一條努力爭取別人認同的道路。好好學習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聽老師、父母的話是為了得到認可和讚揚,我們一直追求的隻是世人眼裏的成功而已,細想之下,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然而這樣一路走來,我們在麵臨人生的選擇時,已經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了。因為一直以來我們所追求的,都隻是別人的認可和別人的成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