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教室》的故事並不複雜,但是它可以引發的討論方向卻很多。在有限的時間中如何組織討論,對於我這個老師來說,一直是一個挑戰。考慮到這是第二個單元,為了讓討論聚焦在一些重要問題上,我采用了相對結構化的討論方式:請同學分成三個小組,抽取我事先準備好的三組討論題,先在小組討論,然後與全班同學分享。比起大班討論來,小組討論壓力小,比較容易讓學生參與其中。
第一組問題的關鍵詞我選擇的是“責任”,討論題目是:
1.在電影中,孩子們開始承擔起飼養小豬的責任,最後還要承擔起選擇的責任。在人生中,有哪些責任是需要承擔的?承擔責任會給我們帶來什麽?如果一個人不想或害怕承擔責任,對他的生命會有怎樣的影響?
2.在汶川地震中,有個老師在地震襲來時,自己先跑出教室[2]。你認為在危險關頭,老師是否應當承擔保護學生的責任呢?
3.責任會不會給人帶來壓力甚至壓迫?請舉例說明。
為什麽我會選出“責任”這個關鍵詞?因為生死學不是死亡學,在這個課堂上,我不僅要帶領學生探索死亡,也要探索如何生存。
此前,我曾經觀摩過另外一所大學的生命教育課,那天的主題是“責任生命”。我想,設計並承擔這堂課教學的老師認為,學會承擔責任,是使生命有意義有價值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得以延續的重要因素。對此,我也很認同。但那天的課堂卻讓我有些失望,老師雖然準備了一些案例,卻沒有組織學生討論,似乎老師很想努力將“責任意識”塞到學生的腦袋中去,但由於沒有調動學生去思考和辨析,效果並不是太好。
在我的課堂上,有很多同學畢業以後也會成為一名教師。用“5·12”大地震中的這個案例,會讓他們想到自己可能也麵臨同樣的處境,因此“責任”就不再是一個外在於自身的、空洞的“大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