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文化意識,“後現代”並不一定出現在“現代後”。
就具有後現代印痕的世界電影而言,從20世紀50年代甚至更早,便已現端倪,如1950年黑澤明的《羅生門》,就其人文內涵與極具後現代品格的敘述及鏡像語言,已開後現代電影之先河。其後,如1958年法國阿侖·雷乃的《去年在馬裏昂巴德》、1959年法日合拍的《廣島之戀》;法國新浪潮電影中的《筋疲力盡》(1958年),1967年美國的《邦妮和克萊德》、20世紀70年代的《陸軍野戰醫院》……到20世紀80年代,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國的後現代電影更是層出不窮,南北美洲、歐洲、亞洲的印度、伊朗、日本、韓國,乃至越南,加上中國內地與中國港台地區,均有各自體現。
1994年度則應視為後現代電影發展的重要裏程碑。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獅大獎的英國、法國、馬其頓合拍影片《暴雨將至》的首映,更是震動了世界。在同年的戛納電影節上,盡管有人說是“在爭吵和噓聲中落幕的”,是“痞子戰勝了大師”,但事實無情:原本呼聲最高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人道主義傑作《紅色》名落孫山,本來就是去玩的“電影小子”昆汀·塔倫蒂諾的後現代影片《低俗小說》(連昆汀本人也覺意外)卻獲得金棕櫚大獎,再聯想到戛納已經在連續五年的時間裏,將金棕櫚大獎頒給三部美國的後現代電影《性·謊言·錄像帶》、《心中狂野》、《巴頓·芬克》,這一切,能不使人深思、正視嗎?
其後,如美國影片《百老匯上空的子彈》、《楚門的世界》、《黑客帝國》,德國影片《羅拉快跑》,以及日本電影《鰻魚》、《花火》,伊朗電影《櫻桃的滋味》,越南電影《三輪車夫》先後在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上獲得大獎。韓國電影則大有後來居上的勢頭,一部《八月照相館》令韓國新浪潮導演許秦豪備受矚目……後現代電影已經成為世界電影不可小視的一道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