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劇作中的人物,尤其是主人公形象,都應該充分的立體的展現。但相對而言,在影視劇的創作中,正劇中的人物即使是以平麵的表象呈現,也能為觀眾所接受,甚至獲得藝術創作的成功。比如那些以動作為主的驚險片、功夫片、警匪片,如美國影片《生死時速》,如希區柯克的某些情節片如《三十九級台階》之類,如我國以打鬥為主的影片《少林寺》、《少林小子》等,雖然人物難免有模式化、類型化乃至表象化之嫌,但由於情節的緊張精彩、畫麵的生動引人,仍不失為一類成功的劇作。喜劇也可以如此:它的主人公隻要通過外部動作的離奇古怪、迥異常人,而不必向觀眾**內心世界,就能夠產生令人發笑的戲劇效果,乃至頗為深刻的社會與人文內涵。卓別林的《摩登時代》,盡管是默片,主人公連話也不說,卻一樣能成為出色的經典之作,便是有力的證據。
但是,悲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如果展示不足或根本沒有,使人物形象缺乏立體感,觀眾便不能與之“同呼吸、共命運”,對這個主人公的死亡或毀滅,就很難產生“悲”的審美感受,而悲劇也就不能稱為悲劇了。因此,悲劇創作中,應該特別注意對主人公內心世界的展示。
比如聯邦德國的著名影片《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若從表象的故事情節看,根本算不上什麽悲劇:
納粹的“第三帝國”滅亡前夜,新娘瑪麗婭與新郎赫爾曼在炮火中倉促結婚,一夜之後,赫爾曼應召上了戰場。納粹戰敗,瑪麗婭獲知丈夫死亡。為了謀生,她竟然到與丈夫打仗的美國兵營作舞女,並與美國黑人軍官相識、相戀而同居。正當瑪麗婭與黑人沉醉於即將有孩子的幸福時,赫爾曼突然歸來,撲向瑪麗婭**的黑人軍官。這時,瑪麗婭卻用酒瓶砸死黑人。在這部分戲中,如果我們不了解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自然就會覺得她的行為幾乎不可理喻。而下麵的情節就更難理解:丈夫把殺人的罪過攬到自己身上而被關進監獄後,瑪麗婭馬上與一個富有的企業家同居,並作他的秘書,並因此得到了她希望的首飾、小轎車、洋房和可觀的“私房錢”。同時,瑪麗婭卻又不時到監獄看望丈夫。赫爾曼因企業家的“幫助”提前出獄後,遠走他鄉。瑪麗婭卻又十分珍視丈夫每月從外地寄來的玫瑰花束。不久,企業家病死,而恰在此時,瑪麗婭一直盼望的赫爾曼回來了,兩人住進豪華住所。本該幸福地生活了吧?卻出人意料——在瑪麗婭沒關煤氣而點火吸煙(有意還是疏忽,劇情故意模棱兩可)所引起的大爆炸中,夫妻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