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視劇本創作教程(第4版)

四、悲劇編創中的技術性提示

字體:16+-

1.關於悲劇的結局

悲劇既然是表現“人生有價值東西的被毀滅”,則一般而言,其結局以正麵人物或勢力的不應有的失敗、毀滅而告終,也因此而引起觀眾心情的“悲感”,進而達到悲劇的審美要求。但是,是否凡悲劇的結局一定要令正麵價值或勢力被徹底毀滅,是否一定要以正麵主人公無可逃脫的“死”來驗證?

有相當的人士認為必須如此。乃至因此而斷言:由於我國的古典題材的戲曲劇目,都以“大團圓”結局,所以中國根本沒有古典悲劇。這種看法,若因“審時度勢、文化反思”的特定基點出發而論,固然不無某層麵的價值(本章後麵亦有所述),但若概而論之——凡悲劇絕不能以“大團圓收場”,則無論從創作實踐還是理性裁判上,就有失偏頗、自我窘束了。

把握一部作品是否為悲劇,不能隻看結局,而應深入體味其整體基調、情境與氛圍。比如我國古典名劇《竇娥冤》,其整體基調與情境是表現竇娥在黑暗、殘酷、顛倒是非的社會環境中忍受侵害與侮辱的悲苦、悲憤,觀眾無不為之感歎唏噓。因此,當主人公血濺六月雪、天地為之動容,滿場觀眾恨淚交加之後,盡管安排了其父竇天章出場,為女兒平反昭雪、報仇雪恨的結局,也沒能改變整部作品的悲劇氛圍與基調。類似的古典劇作,像《趙氏孤兒》、《精忠譜》、《雷峰塔》等,盡管都以“正義獲得伸張、邪惡終遭報應”為結局,但其總體的悲劇氛圍、基調,則是不容置疑的。

其實,在公認的西方古典悲劇經典中,也並非都是排除“大團圓”結局的。比如法國著名作家皮埃爾·高乃依(1606年至1684年)所創作的被稱為法國第一部古典主義悲劇的《熙德》:男女主人公正狂熱相愛之際,都是王朝重臣的兩個人的父親卻發生了強烈對立,而且男主人公的父親受到女主人公父親的人格侮辱。男主人公立即陷入是要家族榮譽還是要愛情的兩難之中。後來,在那特定的社會背景下,他仗劍殺死了愛人的父親,不但痛苦地失去了愛人,還換來愛人對自己的不共戴天之恨。而在另一方,女主人公也處於為父報仇的強烈要求與對男主人公的真摯情愛的兩難之間。因此,她一方麵想盡各種辦法要置愛人於死地,而同時又痛苦萬分、備受煎熬。戲劇的總體氛圍是表現兩個主人公在封建道德與真正愛情強烈矛盾中的“人性的苦難”,令人感慨萬端、心境沉重。於是,盡管在最後,作者設計了大團圓的結局——因國王的調解,兩人終於言歸於好——但作為經典的悲劇作品,卻從來沒有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