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之境”,即指那種明顯有著作者的藝術營構與情感引導,使觀眾獲得作者既定的藝術感染或感悟的“情境”體現。
由於一提此類情境,人們必然要聯及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蘇聯“詩電影”,因此,要對此類“情境”有準確的把握,則有必要了解一下“詩電影”及受其影響的後繼作品發展、演變的流脈。
20世紀20年代中期,蘇聯電影著名導演愛森斯坦以其不朽的傑作《戰艦波將金號》,充分體現了其美學理論、藝術主張,引起了世界影壇的震動,標誌著蘇聯“詩電影”的興起。後來,隨著《母親》、《土地》、《成吉思汗的後代》、《兵工廠》、《聖彼得堡的末日》以及《帝國的廢墟》等影片的出現,使蘇聯“詩電影”發展到**。“詩電影”的特色主要體現在鏡頭間的“隱喻”與非止於技術層麵的蒙太奇組織。
20世紀20年代,蘇聯電影還沒有聲音,思想內涵不能依靠人物的對話和複雜的情節來表現,而主要是通過各種拍攝對象的造型比擬來作暗示性說明。這就很自然地使默片接受了“詩”的表現方式:即通過不斷變換又有內在聯係的“意象”來轉達既定的藝術內容。而這一點,也便很自然地以鏡頭間的“隱喻”體現到電影中。隱喻確實具有簡明而有生動的藝術傳達、感染功能。
所謂隱喻,就是通過鏡頭畫麵之間的相類相似關係,以喻體說明被喻體,進而使觀眾獲得確切而鮮明的形象體會。比如用高大的青鬆隱喻革命烈士的永垂不朽,用大海的波濤形象地體現悲壯的心情……毋庸贅言,當這些隱喻第一次出現在銀屏時,它們的藝術效果是相當成功的。
在《戰艦波將金號》裏,隱喻運用得十分成功:在表現人民大眾反抗沙皇的過程中,影片便以三個石獅子的特寫快速組接——石獅子在伏臥;石獅子已經抬頭;石獅子前身躍起——簡潔明快地表現了人民群眾革命鬥爭的三個階段;再如在影片最後,水兵起義雖然失敗,但銀幕上卻出現了這樣的鏡頭:“波將金號”高大的船頭正向著觀眾迅猛開來,船頭越來越大——以其威武高大、不可阻擋的氣勢,喻示了革命的難能阻擋、人民大眾的必定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