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情境化”的理性闡釋
何謂“情境化”?
就是通過情與境有機結合成整體藝術形象,達到不以敘事傳達為主,而以氛圍感染為主的審美目的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段或曰方法。
“情境化”也常被稱之為“意境化”、“詩化”。
我國近代的王國維對此多有論述,他將情境分類為兩種:“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看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王國維特別推崇那種自然而然的情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寫景如此,方為不隔。”
另外,他又論道:“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均謂之有境界。”[1]
王國維上述之言,講出情境的兩種類型:“有我之境”即指有明顯的作者主觀情感左右的情境;“無我之境”則指表麵上沒有作者情感左右,而呈渾然天成的那種藝術境界。同時,他將“心境”與“物境”並列,均視為“情境”之“境”。
以上兩點,對我們是有極大啟示的——
首先,“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提出,拓寬了我們理解“情境”這一概念的視野。
在相當一些影視理論著述或篇章中,論及“情境”,往往想到“詩化”,進而馬上聯及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的“詩電影”,似乎情境影片隻體現在采用大量隱喻鏡頭與刻意為之的蒙太奇的那種作品中。這,就未免偏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