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視劇本創作教程(第4版)

二、“無我之境”

字體:16+-

“無我之境”隻是有別於前者的一種提法。因為任何藝術作品都不可能沒有作者自我的浸潤、主宰,隻不過有明顯與潛在的區別而已。因此,“無我之境”即指那種表麵上沒有作者耳提麵命,而使觀眾自然而然地接受既定感情或感悟的情境體現。

舉個小例子,比如唐代王維的《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

深山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

紛紛開且落。

在這首小詩中,沒有作者明顯的主觀情感,也沒有通過隱喻或人為的蒙太奇剪輯,“強迫引導”讀者作符合詩人既定意向的人文覺悟與審美感受,而似乎是客觀地在讀者麵前展現一幅寂寥清空、超離塵世的藝術畫麵,讓讀者自然而然地進入這種審美境界,靜心體會出其間的內涵。——這,就是“無我之境”的藝術情境了。

“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的區別是:後者是在敘事本體的外殼上配以特意為之的隱喻及蒙太奇等“詩化”包裝,使觀眾“被迫”接受;而“無我之境”則是敘事本體就浸潤著詩的意境,以一種“天然去雕飾”的詩化,使觀眾自然而然地接受。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無我之境”比“有我之境”來得更自然老練、更高明圓熟,也便更難能可貴。“最高的技巧是無技巧”,在表麵“無技巧”之中蘊涵著渾然天成的技巧,確是此種情境的絕妙處。

在影視創作中,此類情境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瑞典導演維克多·斯約史特洛姆(1879—1960)的《賽爾日·維根》(1916):它以1807—1814年英法戰爭為背景。描述主人公挪威男子賽爾日·維根為使妻子女兒免受饑餓,曆盡艱辛,駕小船到丹麥弄糧,歸途中卻被英國巡行艦攔截。艦長不顧他的苦苦哀求,將他投入監獄。五年後獲釋回到家中,才知妻女早已餓死。幾年後,賽爾日在大風暴的海上救起了一船人,並認出這船的主人就是當年迫害他的英國艦長。此時,艦長及其家人的性命都掌握在維根手中。於是,矛盾的感情——複仇的渴望與救援落難者的義務之間的強烈衝突便形成了本片的**。最後,賽爾日以慷慨大度回報了那個英國貴族,遊艇揚帆而去,升起挪威國旗以示臨別的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