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心理現實主義的理性掃描
將人物內心的真實世界作為主要對象,借以藝術地反映社會與人生的創作方法或趨向,可統稱為“心理現實主義”。
在藝術作品中,反映或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無論中外,均古已有之。像我國屈原所作之《離騷》,可以說通篇就是詩人的內心獨白。像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則更可以視為“意識流”的開山之作了。
西方也如是:像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對那位丹麥王子內心世界的直接展示,在《李爾王》裏,老王在暴風雨之夜的那段著名的獨白等,均非常重視對人物心理的刻畫,並因這種刻畫而使作品大生光彩。
不過,在這裏所說的“心理現實主義”,則專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的,以人物內心世界為主要展現內容的藝術方法(或曰趨向)。
19世紀末期以來,工業化社會的出現,使人們的社會位置、人際關係、生活內涵、價值取向……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曆史性變化,各種“形而下”與“形而上”的難以逃避的現實問題,自然要逼迫人們不能不進行前所未有的深刻乃至痛苦的思考、尋覓、反省、抉擇。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對人們內心世界的理性探討、對人們主觀精神的藝術性展示,就必然應運而生了。
“心理現實主義”的理論根基,最早可以溯源至19世紀後期“非理性主義”的出現,比如尼采(1844—1900)“唯意誌論”的、強調人的無意識和本能、否定人的理性的學說;比如法國哲學家柏格森(1859—1941)的——不能靠理性來認識事物,隻能靠直覺、即絕對排斥分析的不可言傳的內心體驗來認識事物——直覺主義,等等。而有直接影響乃至有具體指導意義的,當推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1842—1916)“意識流”的提出與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分析法”的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