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實主義方法創作的中外影視作品最多,其中不乏經典之作。
下麵,先舉我國20世紀40年代的經典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為例,形象闡述現實主義作品的創作特色——
劇情梗概:
本片分為上下兩集。
上集:八年離亂。
“九一八”事變後的上海。紗廠補習學校的教師張忠良是一位愛國青年,他的愛國熱情和聰明才幹贏得了同廠女工素芬的愛情,不久,他們幸福地成婚,並很快有了一個孩子,取名“抗生”。
“八一三”上海抗戰爆發。日本飛機狂轟濫炸,上海街頭難民如潮。張忠良和妻子、老母親都參加了慰勞前線將士的工作。不久,中國軍隊開始撤退,張忠良所在的救護隊接到離開上海的命令。離別前夜,素芬悲哽難言,張忠良說:“你記住,以後每逢月圓的晚上,我一定在想念你們。”
張忠良滿腔抗日熱情,隨著救護隊到過南京、南昌、武漢,一路搶救傷員。這期間他曾因害怕而逃跑,後來又歸了隊。不久,他被日軍所俘,被迫當了勞役,曆盡磨難,他終於逃脫,來到了重慶。
重慶是當時所謂的抗戰中心,街上充滿了無家可歸的難民。張忠良幾經努力,難求一職。在饑寒交迫之際,隻好向也到了重慶的熟人王麗珍求助。王麗珍是紗廠溫經理太太何文豔的表妹,在交際場上是個路路通的人物。王麗珍看到張忠良英俊能幹、大可利用,就留他住下並介紹他到幹爹寵浩公開辦的公司做事。上班的第一天,張忠良早早地來到辦公室,而時間過半,其他同事才陸續到來,來後又都不幹正事,不是看畫報,就是玩麻將、撲克牌。下班後,科長老龔約幾個同事請張忠良吃飯,並邀他到舞廳跳舞。張忠良對此十分反感,想到國難當頭,不禁潸然淚下。但是不久,他就由反感轉為麻木,逐漸適應了這種環境,並且很快投入了王麗珍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