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先要強調一點:淡化情節,絕不是不要情節。隻不過有意將傳統意義上的“情節性”較淡化地體現而已。情節既是敘事性“藝術篇章”的組成要素,它就不可能完全依照原生態生活,而必須對客觀生活有某種或某一層次的“藝術升華”。
淡化情節,是相對強化情節而言。既然是情節,它就不能不藝術地體現生活中具有某種因果關係的邏輯演進,它也就必須具有某種品格的藝術張力(或曰引力)。
如被公認的與傳統戲劇性情節有異的意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其藝術主張就反對“對客觀生活的情節化”、要求“真實地再現生活本身”,而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的編劇西柴烈·柴伐梯尼在他的論文《關於電影的一些想法》中,更提出了代表性觀點:他們認為大多數人把日常生活看作討厭的事,認為日常生活單調乏味,使人厭煩,結果使習慣於傳統表現手法的導演總覺得需要編造故事和傳說來代替日常的現實,新現實主義者認為不需要這樣編造生活,他們認為現實絕不是單調沉悶的,而藝術家的任務隻是使觀眾思考和體會實際存在的生活。因此,他們反對傳統情節片那種一個事件引起另一個事件,如此一環套一環,形成一連串的事件,最後以大團圓結束的模式,主張要與之相反:要關心的是生活的正常狀態而不是例外狀態,“生活中真正的英雄、現實中真正的主人公,不是編造故事中某個臆造的人物,而是觀眾自己”。“沒有必要把日常普通事件編織起來,搞成什麽說明、進展、**,而應按其本來麵目表現出來。”——理論上是如此提倡,但他們所創作的作品是否真如所說、絕對不要“編造”,而完全體現“本來的”生活現實呢?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品、柴伐梯尼本人的《偷自行車的人》的具體內容:影片一開始,就是一個充滿懸念的場麵:大批失業工人在爭搶工作的機會,誰能如願以償呢?中年男子裏西好不容易受到聘用,但緊接而來的難題就出現了——要幹貼廣告的工作,必須自己有自行車,而裏西家中早就一貧如洗!怎麽辦?……罄盡全家所有,終於換得一輛自行車,剛剛上班一天,車就被人偷走了!且不說一開始就表現出人工的截取,隻上述一係列場景內容,不就是典型的“一波乍平、一波又起”?……後來,終於發現了偷車人,卻不但沒能將車要回來,反遭到一群人的圍打嘲弄,天下簡直沒了公理!……後來,實在出於無奈,為了一家人的生存,裏西也要偷別人的自行車了!可他能夠成功嗎?尤其是:他怎樣又要在兒子麵前當一個好父親,同時又必須作一個不被人知的小偷(這是不是懸念)?……影片到最後,也仍然使觀眾處在極大的懸念之中:他能不能偷成?——結果是:他終於下定決心,去偷車了。但車沒偷成,馬上就被警察與眾人發現,痛打一頓。而尤令他大為尷尬、痛苦的是——這一切,竟明白無誤地展示在一直對父親充滿敬意的兒子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