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巴拿馬運河開通,美國大西洋艦隊無須繞道南美進入太平洋,於是海軍總委員會製定了新的“橙色”計劃,它與1911年的“橙色”計劃基本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6年和1917年,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海軍總委員會和陸軍總參謀部豐富了原有的“橙色”計劃。新的計劃總體認為,日軍會立即攻擊關島和菲律賓,切斷中途島的海底電纜,菲律賓隻能抵禦小規模的進攻6—10周,但懷疑日軍會在支配北太平洋之前進攻阿拉斯加;美軍的使命仍是向遠東派出一支艦隊,控製西太平洋並切斷日軍的海外交通。這要求美國擁有一支2倍於日本的艦隊,陸軍的防守部隊人數也需要增加1倍,並大力加強美國海外基地建設。[46]
這樣,在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時,“橙色”計劃的重點已開始從防禦美國西海岸轉向了防禦和控製西太平洋,陸軍逐漸接受了海軍關於“橙色”計劃的觀點,在“橙色”計劃中實際處於配角的位置。另一方麵,“美國在1917年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所有的計劃變得與此並不相幹”[47],因為原有的戰爭計劃都沒有設想美軍赴歐作戰的情形。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國力得到了進一步增長,戰略環境比戰前更加安全,但美國軍方仍希望在和平時期軍力遭到限製的情況下去保護國家的安全和海外的利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美國軍方主要致力於“橙色”計劃、“紅色”計劃和“紅—橙”計劃的研究修訂,但後2個針對或涉及英國的作戰計劃不具政治現實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美國的亞洲“門戶開放”政策日益遭受日本的挑戰,美日矛盾不斷升級,因此美國軍方,尤其是海軍,更注重“橙色”計劃的研究,其結果對後來的太平洋戰爭也更具重要意義。